正文

第三节 其他技术指标(9)

均线操盘稳赚钱 作者:智成


纵观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当大盘具有以下特征时,就可以判定牛市来临了:

(一)基本面的特征

1.连续下跌时间长,幅度大,个股便宜

从表3-2中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平均连续下跌1年3个月,且平均要下跌50%以上,才有可能出现大底。即:在上证指数从大顶最高点平均持续下跌1年3个月,且下跌幅度达50%的情况下才容易见到大底,才能由熊转牛。

不仅是大盘指数下降得厉害,个股股价也降幅惊人,大部分股票的股价缩水至上一轮牛市最高价的2~3折,1元、2元的低价股到处可见,200元、300元的高价股却没了踪影。

2.市场出现长期极度恐慌

市场对利空反应极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量抛盘,令股指一泻千里。但同时又对利多反应麻木,甚至将利多当成利空,而其实每一次利多都是市场,特别是主力出货的良机。在利多发布的当天,市场成交量特别巨大,但大多是高开低走,最多有几天的行情,然后继续向下。此时,基金、社保资金、券商等机构主力出现多杀多,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唱空的声音,股评家、分析师的观点,基金、券商的报告,无不透露着恐慌的情绪。基金出现赎回潮,新基金没人买,发不出去,甚至会有一些券商倒闭。

3.市场人气极度低迷

市场人气,亦称市场活跃度,或称人气指标,是指人们参与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市场交易活跃时,人们对市场的参与度高,市场人气就旺盛,反之,市场人气就萧条。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人头指标,也就是说,判断市场人气是旺是淡,可以从股票交易大厅的人流量看出来。若交易大厅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市场人气就旺,反之,交易大厅里没几个人头,市场人气就淡。

4.成交极为清淡

地量见地价。在成交量极度萎缩并创新低的情况下,大盘极有可能见底。虽然成交量不是判断底部的唯一指标,但却是判断底部的重要指标。这是由于地量显示出市场交投清淡,虽然没有多少买盘,但也没有多少卖盘。而在没有卖盘的情况下,大盘又能下跌多少呢?当然底部不是一个点位,而应该是一个区域。

成交量是判断大盘是否见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关注成交量金额是否创出新低,甚至屡创新低,对分析和判断大盘到达底部区域十分重要。因此,笔者在实战中,每次都把成交量是否见地量作为分析和判断大盘是否见底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沪深股市历次见大底时,其成交量都维持在地量水平,甚至只有最高峰时的20%。2002年6月17日,沪深股市见底时,两市合计成交量才5417亿元;2005年6月6日,沪深股市见底时,两市合计成交量8997亿元;2008年10月28日,沪深股市见底时,两市合计成交量58625亿元,均处于地量水平。

事实上,交投的清淡还反映在以下方面:市场不断出现1元、2元股,同时,投资者打新热情不再,买基金热情不再,新股发不出,新基金没人买。

5.政府出面强力护盘救市

股市狂跌之下,证监会等部门,甚至国务院高层坐不住了,不断释放利多信号,出台稳定股市的政策措施。1994年7月,股市出现了各种底部特征,新股发行也难以为继,甚至7月29日深综指最低探至94点。次日,管理层果断出台三大救市措施,利好一出,大盘劲升两个月,升幅达1~2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