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国空难与“9·11”悲剧巧合

可怕的巧合(第2版) 作者:北巫


2004年8月24日晚间,由莫斯科飞往该国南部的两架俄民航客机几乎同时从雷达上消失,其中一架图-134客机于当晚11时左右在莫斯科以南的图拉坠毁;大约9个小时以后,救援人员在俄南部的罗斯托夫附近找到了另一架一度失踪的图-154残骸,两机上至少有8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全无生还希望。

2004年08月26日事件发生后,尽管俄罗斯官方三缄其口,但俄罗斯国内和国际社会立即将此事件与“9·11”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有“惊人相似之处”:

同时同地同事件。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天夜晚、同时发生两次空难――这样的巧合很少发生。大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当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客机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冲向了世贸大厦,还有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第四架则坠毁在空地上。这次,在两架客机坠毁之前,莫斯科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

都接到了警告。“9·11”事件发生时,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发出了飞机可能遭劫持的警告,但包括其中一架被劫航班在内的各航班都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这次是俄罗斯的航空监管部门向西伯利亚航空公司发出了警告,声称已接到劫机信号,要求各家航空公司提高警惕。

策划精细度如出一辙。事实上,俄罗斯境内的恐怖组织与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车臣恐怖分子是“基地”组织的“摇篮”,不少“基地”骨干都是在车臣获得了实战的经验,而车臣的恐怖组织又多半是从“基地”组织那里获得了经济和人员的支持,因此,当“基地”组织策划了“9·11”之后,车臣的恐怖势力很自然地仿效。车臣恐怖分子不久前就曾威胁说,要用“飞机”对俄罗斯进行袭击。

注重的都是心理威慑。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当袭击工具并非因为杀伤力大,而是看重它所造成的心理震撼效果。“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用飞机撞击的目标是五角大楼、白宫和世贸大厦,这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权力象征,一旦遭打击,那么所产生的心理震撼力不言而喻。这次坠毁的两架客机其中一架就是飞往索契的,而俄总统普京就在索契度假。

当然,直到现在为止,俄罗斯官方仍没有说两起空难事件与恐怖有关,俄总检察院也不相信这是恐怖活动,启动的刑事侦查法律依据是交通安全方面条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