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节 市场真的是一个群体?(1)

金钱游戏:透析市场本源,揭开游戏黑幕 作者:(美)亚当·史密斯


第4节 市场真的是一个群体?

勒庞说,“群体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妇人之道。”说到这里,我们肯定会记起约翰逊先生说的话:一群男人的行为,和一个女人没什么两样。

上世纪30年代,弗莱德·凯利(Fred C.Kelly)曾在自己的一本名著《输赢之故:投机心理学》(Why You Win or Lose: The Psychology of Speculation)中写道,“群体往往是输家,因为多数人的观点往往是错误的观点。而群体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他们总是墨守陈规。”

群体(或者说公众)行为和市场行为大多属于投机行为--从投资历史上看,群体的行为基本都是错的。(这个规则的笃信者太庞大了,以至于足以把他们视作一个群体,但是,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当然都认为自己不属于那个总犯错误的群体。)1841年,戴维·麦凯(David Mackay)发表了第一本研究群体心理学的传世佳作--《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1870~1965年,著名投机大师)说,麦克先生的书帮他赚了大钱。一家著名的华尔街投资公司甚至把这本书当作圣诞礼物送给大家。任何一位客户读了这本书,都会让他们感到荣耀,觉得自己高人一筹,因为一个世纪前荷兰人哄抬郁金香种球的伎俩,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愚蠢荒谬。遗憾的是,在他们想到这些荷兰人的时候,很可能会认为,对郁金香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去买进最时髦的计算机股票,因为这个世界对计算机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这里面自然有其合理之处,如果说购买计算机的道理比买郁金香的理由更容易理解,这也许仅仅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郁金香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每个投资者都曾从经纪人嘴里听过这样的话:占便宜的还是买进者,因为投资大众尚未意识到这个赚钱的机会。市场真的是一个群体吗?显然,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大庭院里,每个人同唱一首歌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赚钱或是都赔钱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一张记录市场运行的自动收报机纸条,但却有无数人围坐在分布在这个国家各个角落的办公室里,全神贯注地盯着市场的这些运动。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会关注这些运动,他们只是在每天早晨看体育新闻的时候,抽空看看报纸上股市价格变动的信息。医生、商人、律师和大厨,这些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人们真的能构成一个群体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