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靠公司求生存,公司靠我谋发展(2)

我为公司 公司为我 作者:岑光辉


当发现自己具有专业和专注的专业精神时,也许你离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专业型人才已经不远了。优秀的你,要不断培养更专业和更专注的专业精神。

把职业当成事业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

职业,在人们的眼中就是生存的资本,尽管“含金量”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否则便会有生存之忧。为了生存绝大多数人需要一份职业。如果仅仅把职业当成生存的资本,或者只是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就可能会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苦役,即使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工作的激情,难免有时得过且过,难有作为。而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创业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劳动。它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会立即将你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一扫而空。有了事业目标和追求,人就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不竭的动力,就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地做出一番成就来。

大发明家爱迪生每天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长达18小时,但他说:“我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每一天都是乐趣。”这是何等的境界?把职业当成事业做,一定会取得一番成就。

职业和事业,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同一扇窗子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满地的泥泞,一个看到的是满天的繁星。这说明对同一件事物的态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还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份职业对于从业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来说,其认知和感受程度都基本差不多,能改变的只有个体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职业,并将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那工作起来就会心情舒畅、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从而有所建树;反之,消极地面对工作,被动地应付差事,就会索然寡味,难以有所作为。

在现代社会里,任何的目标和理想都必须通过工作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只有把工作做好了,得到了上司和同事的认可,才能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回报,拥有理想的社会地位,并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需要你花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做的职业就是你要追求的事业。

事实上,也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收获什么,我们才会对手头的工作加以关注,并往这个方面努力。正因为它是你的事业,所以,对它付出多少你也不会去计较。这让人联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逢加班,总能看见一些人对此好像并没有什么怨言,即使是经常熬夜也不叫苦且乐此不疲;而另一些人即使是第一次加班,或者是偶尔加一次班,也会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图享受、容易满足、回避困难、自轻自贱、盲目乐观、懒散傲慢等。如果没有把本职的工作当作事业来看待,那这些弱点将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

一家公司的老板曾感叹道:“我的员工中最让我感到可悲也是最可怜的一种人,就是那些只想获得薪水,而对其他一无所知的人。”同一件事,对于工作等于事业者来说,意味着执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对于工作只是职业者来说,则意味着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那如何改变自己,将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自己追求的事业呢?必须要能够通过现在的职业看到更高的追求目标,也就是要看到、要清楚自己通过现在从事的职业所要实现的最终理想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改变自己对待职业的态度。

麦当劳创始人在给学生做演讲的时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谁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每个学生的回答差不多都是做快餐的,麦当劳就是卖快餐的嘛。可是麦当劳创始人给出的答案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麦当劳是做地产生意的,我的职业是做快餐,可是我的事业是做地产生意。我的最大的资产不是快餐给我带来的利润,而是地产带来的保值增值!”这就是智者的眼光和远见卓识,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透过它看到了更伟大的未来,看到了事业的前景。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一点,那就是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睿智的思考来对待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职业,用事业的态度来做好职业工作,在做好职业工作的同时再开拓自己的事业。这里职业是基础,事业是发展。也只有用做事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才会在职业的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超越自我,达成自己的事业规划。

身处职场的人可能会因为前途堪忧、竞争激烈、待遇不公、工作不顺等现象而生出诸多的怨言和愤怒,也正是这些怨言和愤怒使得我们的职业生涯横生了许多的障碍,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使得我们一次次从头再来,一次次又失败而归,总是在低层次徘徊,长期得不到突破和晋级。究其原因,是对待职业的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如果我们能够以事业的眼光来看待职业工作,就会少一些怨言和愤怒,多一些积极和努力,多一些合作和忍耐,在一次次的超越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更能从中领悟一些道理,掌握一些本领和技能。另谋高就或者走出组织开创自己的事业时,就不会因为学识浅薄、技能单一而害怕和退却,而是会坚定地一往无前,保持战无不胜的勇气和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冷静。

职业做好了,事业才有成功的基础,职业生涯带给我们的成长与体验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所以,别忘了给自己确立明确的事业目标,别忘了自己所有的职业努力都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能够更好地创建自己的事业!

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以事业的眼光和态度做好职业,用职业的发展和进步帮助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这似乎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链条,让我们首先打造好链条的前段——职业的生涯,才会更加牢固后面的链条——事业或者梦想。

所以,别忘了我们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在组织里从事职业并完善职业生涯的,以事业的眼光和态度对待职业,关注自己的事业!

作为一个职场中人,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而为我们提供工作的企业则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平台。所以,“把职业当成事业”,这个信念必须注入每个人的思维深处,时刻不能忘记。

我与公司共成长

有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公司才有活力,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有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才能在市场复杂形势的考验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家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路。“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是员工的职业追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公司关注自己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关注公司本身的成长与发展。

每位员工的进步都会推动公司的成长,当员工主动承担起推动公司成长的重任时,实际上就已经迈出了和公司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脚步。善于成长的员工才是有价值的员工,成长是一种责任。唯有把成长当作是一种责任,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实现不断成长的目标。

对员工来讲,很多人一直都在不懈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平台,薪酬已不是他们考虑的唯一因素!为未来做准备、为成功打基础、增强自信力和成就感,发展、成长,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不能主动与公司同步成长,不但会使公司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最终难逃被企业淘汰的命运。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论IBM公司:“没有任何企业会对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这恐怕是对一个企业的最高评价。探究IBM公司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拥有一群与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员工。IBM公司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积极关心和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应该是IBM公司成功的真正奥秘。

因为公司发展需要,IBM公司要经常招纳新员工,补充新鲜血液。在招聘过程中,IBM公司最看重的是员工的个人发展潜力,因为IBM公司认为这是员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它关系到员工是否能够和公司一起发展。

IBM公司对员工的成长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IBM公司向员工提供管理和专业两种成长渠道,使员工有多种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同样作为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微软,终身学习和成长则是其员工任职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在软件行业里的霸主地位。

2005年度中国“最具员工成长价值企业”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其中,海尔公司、华为公司、TCL公司、万科公司、联想公司等十家企业荣获首届“最具员工成长价值企业”称号。这说明员工的成长已经开始引起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

很多知名的跨国企业都把“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策略,因为这是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工作与生活的真谛在于创造,公司就是为员工创造价值提供平台和土壤。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可不管怎样都应该记住和公司一起成长的日子。严酷的生存环境历练了我们的生存智慧,激励我们迸发出无限的动力。没有人能够脱离成长平台,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与公司共同成长才是成功的捷径。

实际上,“与公司一起成长”是企业和员工双方对彼此的一种心理期望,这就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心理契约,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各自决策的“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对行为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加以满足;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个人的期望。所以,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这种和谐的心理契约,这有利于企业增加凝聚力、建立良好雇佣关系。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理契约,对员工来说,必须主动融入企业的文化。

“与公司一起成长”,你要始终相信:你和公司是一体的。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断进步。每一个员工的进步都会推动公司的成长,每一个员工的努力都会为公司的进步增添一分力量,实现自身的进步和促进公司的成长是每一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成长的员工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共同成长”意味着发展和团结,它可以被描述成一张路线图,引导我们从起点到达终点。我们有五大“路标”指引共同成长的方向:

第一,才能。共同成长意味着吸引、保留和挖掘员工的优势和潜能。

第二,适应性。共同成长意味着公司和员工都能够适应商业挑战。

第三,结果。注重结果,并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

第四,领导能力。培养员工领导能力,确保对员工的认可,让员工参与领导,并赋予一定的领导权力。

第五,沟通。提倡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老板之间进行建设性的交流和对话,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与公司共同成长”应该是每一位员工的目标。它招募、留住和培养人才;它指引方向、鼓舞士气,要求自己和他人都有卓越的表现。“共同成长”对于个人和公司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成功依靠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一同上路,迎接挑战,在前行的道路上点亮引路的火距。

与公司一起乘风破浪

与公司同命运是员工责任的体现,更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箴言。

企业和员工是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