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最适合当老板的两种人功败垂成(1)

三天让你掌握当老板的奥秘:我要当老板 作者:余晓雷


——你是否具有看透人性的慧眼和驾驭人性的境界

有两种人,是很适合做老板的。

一种是各级营销人员,他们最了解生意的过程;一种是各类金领,他们了解企业最核心的秘密,包括模式、资源、运营的控制点及陷阱。

但是,他们往往功败垂成,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没有最后吃透“人性”这两个字。

一些古老智慧给了我们慧眼,一些现代管理理论又给了我们分析的方法和工具。让我们从普遍的人性开始,接着来剖析金领、营销人员、老板的人性。懂得驾驭人性,当老板的境界又上升了一层。

人有自然性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在里捉迷藏。

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高僧大德、贩夫走卒,概莫能外。

因为这是人性。

我们先辈用词精练:

“酒”可以泛指食欲,有人喜欢川菜,有人喜欢红烧肉。

“色”可以指各种心理上的爱好,有人喜欢各种音乐,这叫音色;有人喜欢旅游,这是景色;有人喜欢时装;有人喜欢集邮、钓鱼。

“财”者,钱财是生存的根本,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气”,权力、荣誉、地位、理想,就是人的“气”。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字,又是中华文化里另一个厉害的概念,要想把它准确翻译成外语,不知道要“气死”多少老外。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这句话把“财”“气”二字,阐释得再透彻不过了。

除了政府控制的烟、酒业外,博彩、灰色娱乐、色情业、毒品等,都是根据人性里可以形成“嗜好”的缺点,而形成的产业。从事这些产业,根本不用作任何的市场调查。

所以,黑社会一定会选这些产业来做。

而任何国家、地区,这些产业的背后,一定有一张黑白交错的利益网络。

人有社会性

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处在不同的阶层,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前也用阶级成分来划分坏人好人,理由是阶级立场不同,动机就不同。

很多韩国人是不开日本车的,哪怕它再便宜,再省油。犹太人与纳粹是不共戴天的,纳粹分子改头换面躲到天涯海角,犹太人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挖出来。这就是民族性。

我们了解了人性,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最适合、最接近当老板条件的两种人——金领、营销人员,他们往往当不成老板。

反而是进城的农民工、初中毕业的个体户,最后成为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家!

金领、营销经理创业调查分析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那么多金领、营销经理当不了老板。

几年来,我在思考,同时在作一个有意思的调查。

我把这两种人的主要需求,列为四项(可以多项选择)。

问题:你出来打工,是为了什么?

A. 挣钱 B. 学本事 C. 交朋友 D. 当老板

结果各选项占的比例是:A. 97%,B. 71%,C. 59%,D. 21%。

我对这个结果的真实性很有信心,因为我用的是陈云同志的“亲友调研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云同志的几篇重要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都是回青浦松江老家,与亲友们在煤油灯下谈出来的。对许多日用消费品,特别是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产品,我通常都是通过亲友访谈,来作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比花几十万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调查得出的结果还可信。

我老家在桂北山区,文风很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较多。现在国家不包分配,由于我“出道”较早,这十几年经我推荐,到各企业做营销、金领的亲友和同乡,屈指一算已经有50多人,我的访谈是在各种机会里,在他们完全未察觉的深度交流中完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