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节:万物肇始 大爆炸后10-43~10-32 秒(1)

大爆炸:宇宙通史 作者:(英)帕特里克·摩尔


第一章 万物肇始 大爆炸后10-43~10-32 秒

时间的开始:没有昨天的那一天

让我们回到紧邻大爆炸之后宇宙的那个起始点。通常我们脑海中会闪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宇宙突然地爆发了,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大爆炸的真实情景是:空间、物质以及更为关键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同时产生的。空间不是从虚无中产生的,在创世之前并没有虚无。在大爆炸之前时间也还没有开始,甚至谈论大爆炸前的某个时刻也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莎士比亚或者爱因斯坦也无法用通常的语言来描绘这一情景,虽然他们拥有非凡的智慧。

这也意味着当我们今天考察宇宙时,询问“大爆炸”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空间自身也是随着大爆炸产生的。因此,在大爆炸刚发生后的时刻,我们现在所见的整个宇宙蜷缩在一个极小的区域,比一个原子核还要小。大爆炸发生在每一个地方,这里没有“爆心”。

对这点的一个很好的直观描述是埃舍尔的一幅著名画作,虽然它的名称比较乏味:三维空间的分割。想象你站在任何一个位于网格交叉点的立方体上,每一个接到立方体上的直杆都延伸出去。在你的视野中所有的东西都从你这里延展出去,所以很自然地会首先感觉到自己正是位于一个特殊的地点:扩展的中心,但随后你就能意识到无论你位于网格的哪一点,看到的直杆向外扩展的景象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中心。宇宙的情况与此非常类似:每一个星系群看起来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如果有一个观测者在这些遥远的星星上回望我们,他也会看到同样的景象,也可能同样地以为自己位于扩张的中心。

另一个经常被提到,而且乍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问题是“宇宙有多大”。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有两类可能的答案: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么它的外面是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空间自身仅存在于宇宙之中,所以从字面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宇宙的外面”。另一方面,当我们提到宇宙是无限的时候,实际指的是它的大小是无法限定的。我们无法用日常的语言来解释“无限”,而且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也做不到——因为帕特里克曾经问过他!

还需要记住,我们要把时间看作是坐标中的一维。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问“宇宙有多大”,因为答案会随时间变化。我们可以问“宇宙现在有多大”,但随后我们会看到,相对论的一个结果就是不可能定义一个普遍适用于整个宇宙的叫做“现在”的时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