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演化中的宇宙 大爆炸后7亿~90亿年(5)

大爆炸:宇宙通史 作者:(英)帕特里克·摩尔


第五种力

这是怎么回事?在整个物理学史上,有四种力被认为是足以解释物质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电磁力(造成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强核力(将原子核约束在一起)、弱核力(造成放射性衰变)和引力(在整个宇宙范围内起作用的吸引力)。引力是四种力中最弱的,但在天文学家们关心的领域里它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唯一在很远的距离上仍起作用的力(虽然电磁力也能产生长程作用,但因为物质平均起来是电中性的,所以这种力被抵消了)。而一个加速中的宇宙需要一种先前未曾显示出效应的第五种力。

对于起这种作用的力已经有了许多理论性的假设,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才一提出即遭抛弃。它把我们带入了奇异的真空力和虚粒子的世界。我们自然而然地把真空想象成不存在任何物质的地方,但是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这种想法过于简单了。任何真空都充满了沸腾起伏的大量的“虚粒子”。它们总是以粒子和反粒子的形式成对出现。这些带有相反电荷的虚粒子在互相碰撞湮灭之前只能存在不到10-43秒的短暂时间。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真空首先借来用以产生粒子的能量,然后在宇宙的其他部分觉察到之前,通过湮灭将能量返还。但在虚粒子短暂的存在期内对其周围却会产生影响。实际上在实验室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产生斥力。这可能正是我们寻找的东西。而且,真空的体积越大,力就越强。所以我们预计随着宇宙的膨胀力会变大——恰如我们观测到的。

宇宙剪切

暗能量存在的进一步证据来自意想不到的一个方面。通过观察几十万个星爱因斯坦在黑板前。1923年12月6日系的形状,天文学家能够测量出自光线从每个星系发出后宇宙的膨胀。这种方于荷兰莱顿。法被叫做宇宙剪切,它依赖于光线路经质量时产生的弯曲。这种效应最壮观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环。来自遥远星系的光在从近邻系统的旁边经过时被严重扭曲,扩散成一个环形。近邻的系统位于中心。星系的图像也常常被扭曲和拉伸成弧状。除了这些极端的例子,我们看到的每个星系的图像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畸变,畸变的大小反映出光线在到达观测者之前经过的质量总量。对大多数星系而言这种效应很微弱,只表现为星系在天空中位置上的小小偏移。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只能看到星系发生偏移后的景象,而要测量出途经的质量及计算出膨胀的大小,我们需要与一个从星系发出后未经任何畸变的光线作比较。对任何特定的星系,这都是不可能的。然而通过天文学家设计的对庞大数量星系的巡查,可以对很多星系作统计平均来提取出这类信息。其结论是明白无误的:光线从星系到我们之间所走过的路径需要用一个加速的膨胀来解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