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节:动物趣谈(65)

动物趣谈 作者:(英)约翰·劳埃德


·鼠妇是等足目(意思是"具有相等的足")动物中的成员,共有3500个物种。它们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大约1.6亿年的历史了。它们将自己的幼体放在育儿袋里,进行定期的蜕皮,寿命大约为2年。不是所有的鼠妇都成堆地聚集在潮湿的裂缝里生活。沙漠鼠妇(Hemilepistus reaumuri)成对生活,靠太阳来辨别方向,以有组织的群体方式在洞穴里生活,由鼠妇幼体来做家务活。它们一天能够行走好几英里。

·作为一只雄性鼠妇,生活是很艰难的,不但雌性可以单独繁衍后代(孤雌生殖),而且如果它们被一种特定的细菌感染后还会变成雌性。

·深海鼠妇(Bathynomus giganteus)是一种大型的水生鼠妇。它们生活在冰冷黑暗的海底,像真空吸尘器一样吸食鲸鱼的尸体。它们是白色的,有60厘米长,体重与普通龙虾差不多大。

·鼠妇是一种极佳的食物。在1885年发表的曾经引起争论的小册子《为什么不吃昆虫?》中,文森特·M·霍尔特认为鼠妇的味道比虾还要好,并且提供了一种为鱼肉做调料的鼠妇酱的制作方法。

啄木鸟

·--能听声的舌头

啄木鸟的舌是最令人惊异的动物器官之一。它的奇异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经常被创造论学者引用,来作为进化是有缺陷的说法的一个证据。在很多种类的啄木鸟中,舌伸长后的长度竟然相当于整个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而且上面布满了黏黏的唾液,具有很多锐利的倒钩,在末端还长着一个"耳"。实际上,啄木鸟的舌的结构与大多数其他鸟类的非常相似,只是比它们的舌更长,这大概是因为它传递了一种进化上的优势,从而可以使它的舌能够伸到树干的深处去捕捉里面的昆虫。它的奥秘在于具有一系列极薄的舌骨,当不用舌的时候,舌的软骨就像手风琴一样折叠在充满流体的鞘里。当啄木鸟伸舌的时候,强有力的肌肉在靠近舌根的部位收缩,强迫舌骨往前伸,从而将舌伸到了鸟喙的外面;而肌肉的松弛又将舌再次收回到鞘里。当啄木鸟出生的时候,它的舌就固定在耳的附近,跟小鸡的情况差不多。随着啄木鸟的生长,舌骨鞘就会逐渐向四周延伸并盖过头骨,这时它便与鼻孔的后部结合在一起了。至于长在舌尖上的"耳",则是一个感受压力的神经末梢的集合体,称为赫伯斯特氏小体,能够感觉到作为猎物的昆虫的最微小的振动。

·全世界有200多种啄木鸟,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啄木速度和节奏,有的甚至达到了每秒钟16次。每啄一下啄木鸟都会暂时将其头部停住,这种力量相当于地心引力的1000倍(或者是一名宇航员在火箭发射时所承受的力的250倍)。它的头部没有被震碎的原因是由于有一个海绵状的软骨垫,可以将大部分的振动消除。而且每一次啄击树干,啄木鸟都会通过一组肌肉的作用,使头骨远离它的鸟喙。

·啄木鸟的敲击并不是为了寻找食物。这是它们用来交流和吸引异性的一个物种"信号"。啄木鸟经常选择回声较高的材料,例如枯死的树木、金属排水管或者木质的屋檐等。当搜寻昆虫或者开凿洞巢时,敲击的速率是不同的。1995年,一对普通扑动(Colaptes auratus)在"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外设燃料箱绝热泡沫塑料上钻了200多个洞,结果导致了航天飞机的推迟发射。

·普通绿啄木鸟(Picus viridis)也被叫做报雨鸟,如果听到它们独具特色的"笑声",就意味着大雨要来了。这可以追溯到一个《创世记》故事的早期版本,上面说啄木鸟因拒绝帮助上帝开凿河流和海洋而受到惩罚,被强迫进行啄木并且只能喝雨水。这类鸟儿曾经拥有40个英文俗名,包括"凿洞者"、"疯狂的鞭子"和"画廊鸟"等,但是其中有一个一直在用的,就是"雅弗勒"(Yaffle,意思是红冠绿衣啄木鸟)。大多数人猜测这个名字源于它的"笑声",其实是"贪吃"的意思。绿啄木鸟所做的事情,就像有人曾经看到有一次它们正在袭击一个蚁丘一样,都将会得到证实。它们能一口气将2000只蚂蚁一扫而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