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螽斯科(1)

昆虫的故事 作者:(美)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


关于昆虫的音乐创作,蚱蜢给出了比较原始的例子,在这方面,完全可以跟人类那些较原始的努力相媲美,蝈蝈则显示了昆虫在艺术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发展程度。但是,正像人类家族某位成员的成就可以给他所有的亲属及后代带来声望一样,蝈蝈家族一位著名成员也给它所有的同类带来了响亮的名声,而且,它恰如其分的名字被毫无鉴别力的公众用在了才能平平或者更加逊色的整个歌手部落的头上,它们有权得到蝈蝈这个名字的惟一理由,仅仅是由于家族关系。在欧洲,蝈蝈被简单地称为长角蚱蜢。在昆虫学上,这一科如今被称为螽斯科,尽管很长时期以来它一直被称为蝗科。

一般而言,只要看看它们长长的触角,那些纤细、灵敏、锐利的细丝从前额上伸出来,就很容易把蝈蝈跟蝗虫(或短角蚱蜢)区别开来。不过这两个家族在脚的节数上也有不同,蚱蜢的脚有3节(图17 A),蝈蝈的脚有4节(图17 B)。蚱蜢把整个脚落在地面上,而蝈蝈通常只用根部的三节脚走路,而把长长的末节抬起来。根部几节在底侧都有趾肉,能够粘住任何平滑的表面(比如树叶的表面),而末节则长着一对爪子,在有必要抓住一个支撑物边缘的时候,这对爪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蝈蝈主要是夜间出没的动物,而且,尽管在颜色上通常是绿色,但许多蝈蝈都有着优美的外形。它们的姿势体态和寻常举止,让人想到它们比体形笨拙的蚱蜢要优雅得多、有教养得多。尽管蝈蝈家族的有些成员生活在田野里,而且在外形和举止上非常像蚱蜢,甚至像蟋蟀,但典型种的蝈蝈都是些喜欢离群索居的动物,栖息在灌木丛或树林里。它们是直翅目中真正的贵族。

一位昆虫音乐家,跟一位人类音乐家相比,除了一者是昆虫另一者是人之外,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昆虫艺术家们全都是乐器演奏家;不过,既然诗人以及其他无知之徒总是说什么蟋蟀和蝈蝈的“歌唱”,尤其是,既然我们没有更好的词来表示这种“唧唧声”(这个拉丁文派生词的意思是“吱吱作响”),那么,使用公众的语言总比费力去纠正它更容易一些。不过词语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能用它们来解释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行。因此,必须懂得,尽管我们总是说昆虫的“歌唱”,但是,所谓“声音”,乃是通过呼吸震动声带而发声的产物,就这个意义而言,昆虫并没有声音。的确,昆虫的所有乐器都是其身体的组成部分,但是,既然就声音的产生而言,它们都依靠刮擦并震动身体的表面组织,那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比作小提琴或者鼓。刮擦的表面,正如蚱蜢的乐器那样(参见图15、16),通常是腿和翅膀的某个部位。声音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共鸣区域(有时是翅膀,有时是身体)而增强,就像弦乐器的共鸣箱一样。蝉(一群应该在专门章节中加以描述的音乐昆虫)的体壁上有一些很大的鼓膜,它们就是用这玩意儿发出尖声刺耳的音乐。它们并不敲击这些鼓,而是通过身体的肌肉引起它们震动。昆虫家族中具有音乐天赋的成员,在几乎所有场合中差不多都是雄性昆虫,人们通常认为,它们是为了吸引雌性昆虫而举办个人的音乐会,但所有场合是否都是这样呢,我们没法肯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