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纯种蝈蝈(2)

昆虫的故事 作者:(美)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


图26显示的是纯种蝈蝈的翅膀构造和发音部位的细致结构。翅膀(A、B)靠着身体两侧垂直折拢,但内部的根基部分形成了又宽又硬的水平三角形副翼,它们交叠折拢,左翅放在右翅的上面。左翅鼓膜(Tm)上一条粗厚、凹陷的交叉翅脉(fv),就是锉脉。图26 C显示了那道又宽又厚的锉(f)以及它那排极其粗糙的刮擦脊。右翅上的同一根翅脉(B)要小很多,而且没有锉,但其鼓膜的内侧底角长出了一个很大的肉垂,承载其边缘上的一个坚硬的刮擦器(s)。

纯种蝈蝈的歌声,其音质在不同的地方似乎稍有不同。在华盛顿附近地区,这种昆虫确实在说ka-ty-did,像其他昆虫一样清楚。当然,更准确地说,这种声音应该表示为:ka ki-kak',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如果只发两个音节的话,总是前两个。有时候一个乐队中的某个成员会发出4个音节:katy-she-did,或ka ki-ka-kak',然后,我们听到整个乐队用4个音符歌唱,偶然有惟一的歌手唱3个音符。据说,南方的某些地区把蝈蝈称作“cackle-jack”,必须承认,这个名字是对这几个音符非常准确的翻译,但它缺乏情感,对于如此有名的艺术家来说不是很合适。在新英格兰,笔者在康涅狄格州和马萨诸塞州的西部听到过发两个音节的蝈蝈,比发三个音节的要普遍得多,声音极其粗粝、刺耳,是很大声音的squa-wak'、squa-wak'、squa-wak',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稍长一些。如果新英格兰的蝈蝈都这样唱歌的话,那么,新英格兰的作家们不知道这种昆虫为什么叫“蝈蝈”(katydid)也就不足为奇了。斯考德说:“它们的声音令人震惊地缺乏优美的旋律”;他用xr来表示这种声音,并记录道:这种歌声通常只有两个音节。他说:“也就是说,它们摩擦前翅两次,而不是三次;这两个音符同样都是重音(这很特别),后一个音符比前一个大约要长四分之一;或者,如果发出三个音,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相同,比最后一个音稍短一些。”

当我们倾听昆虫唱歌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个疑问:它们为什么歌唱,而且我们也会很爽快地承认: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动机驱使它们这样做。对于雄性昆虫来说,使用它们的发声器官大概是一种本能,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发出的音调显然由于演奏者身体状况或情绪状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种音乐,似乎在某些发方面跟两性的交配有联系,人们通常认为,这些声音对雌性昆虫是有吸引力的。然而,对蟋蟀来说,雄蟋蟀对雌蟋蟀的真正吸引力是其背部所流出的一种液体,而歌声显然纯粹是它的商品广告。无论如何,把雄性昆虫由于爱恋与激情所带来的痴迷跟它们的音乐联系起来,多半是幻想,而不是事实。这个题目,是一块令人神魂颠倒的领地,在其中,科学家常常犹疑不定,在观察事实的狭路上迷失歧途,他沉浸在想像的自由中,而这种自由,对于诗人或者希望让自己的日常新闻更加生动的新闻记者来说是允许的,但对于我们关于真相的知识却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