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节:曾经难倒博物学家的奇特动物--树懒

野性亚马孙 作者:张树义


曾经难倒博物学家的奇特动物--树懒

有一种动物曾经难倒了19世纪著名的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布丰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这种动物的标本时,竟不知该如何摆放。它就是亚马孙特有的神奇动物---树懒。

专门研究树懒的专家发现,树懒在南美热带雨林里的密度实际上很高,但我们在森林里却极少能见到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伪装术非常高明。我是靠运气才拍到三趾树懒的照片。它可能刚刚从地面爬上来,正抱在一根藤上睡大觉。我在它前后左右拍了一张又一张,相机" 咔咔"地响,它竟无丝毫察觉。后来,我好奇地用手指轻弹它的脑袋,它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看我,又没事儿似的睡去了。

南美丛林里共有5种树懒,根据趾数的多少被分为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两个属。它们可谓世界上奇异动物的好例证。

树懒的第一奇是" 倒悬术",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头朝下度过的。树懒细长的手掌被着弯曲的爪,像结实的钩子一样紧握住树枝,头朝下一动不动地长时间悬挂着。树懒的这种特殊体态使得它们不会走路,如果把一只树懒从树枝上捉下来放在地上,它就站不稳,走起路来也东倒西歪。有人好奇地估算过,树懒在地上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还慢。

第二奇是" 睡眠术"。树懒当数动物王国的睡觉冠军,平均每天睡眠十七八个小时,即使醒来也极少活动,故此被称作" 懒"。

因为它们是极端的叶食性,而雨林里一年四季充满了树叶,所以树懒是绝对不必为吃发愁的。由于树叶水分多,环境又湿润,树懒也用不着下地饮水。真是懒" 兽"自有懒福气!

最近,科学家通过测定树懒" 睡眠"时的脑电图发现,它们有时竟处于清醒状态,只是闭目养神罢了。不过,树懒有时也下到地面上,而且是为了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排泄。树懒每星期至少排泄一次,排泄时用前臂抓住树枝,用悬空的后肢在地面挖一个小坑,然后直接便在坑里;再用四周的泥土覆盖,随即赶紧爬上树。否则,因其行动缓慢,在森林的下层逗留久了极易被四处游荡的美洲豹或美洲狮吃掉。

我就见过这样一段录像:一只树懒排便之后正往树梢上爬,被一只美洲狮发现了。美洲狮以奔跑的加速度向树上爬,第一次失败了;再冲一次,又失败了;美洲狮发怒了,在树干上用力摩擦自己的爪,随后发起第三次冲击。这一次终于接触到猎物,美洲狮用口紧紧咬住树懒的屁股,而树懒也紧紧抱住树干不放。这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持续了一会儿,树懒终于挺不住了,松开前肢,成了美洲狮的口中餐。

树懒的第三奇是" 隐蔽术"。树懒有极巧妙的伪装术,绿藻、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皮毛上,由于它们身上散发的蒸气和嘴里呼出的碳酸气,便在它们的皮毛上滋生了。雨季里,它们的毛发上长满了绿藻,有时其间甚至还生活着小昆虫。绿藻和昆虫从树懒皮毛的分泌物中汲取营养,也为寄主涂上一层隐蔽色。树懒的不活动加上隐蔽术使得凌空盘旋的鹰很难发现它们。

另外,它们的身体很轻,可以爬上细小的树枝,而其天敌食肉动物却无法爬上这样的细树枝。所以,这些奇异动物得以生存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