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太极拳:难易相通

入世心法 作者:吴稼祥


即使不承认南怀瑾先生是最好的易学家,也必须承认他是最通俗的易学家。

他的那本《〈易经〉杂说》,写得晓畅易懂,但不能说寡淡无味。谈到易数时,他说了一段极浅显却很深刻的话:

"宇宙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好像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一定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这还不算什么,人的智慧发达到最高亦就最简化,只用这十个数字(指从一到十),便把宇宙的法则归纳进去了,只要一加一减就算出来,就了解。所以说《易经》的数理哲学,不是基础,也不是开始,而是最高明地归纳到如此简化的。"

宇宙的道理、《易经》的哲学难不难?当然难。可南先生说"非常简单",就是一加一减。他说错了吗?没有。他说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最难者最易,最易者最难,难易相通。

一字好写不好写?好写。刚识字的娃娃第一个会写的字就是一。但它也最难写,连最好的书法家都怕写一。一笔下去,一个书法家一生的功力就会见真章。

《中庸》说过类似的道理。它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我又想到太极拳。北京的公园里,有许多教练太极拳的速成班,一个星期就能学会一套简化太极拳。可谓简明易学。

去年结识了一个济南的朋友赵法生,我窥见了太极拳的另一面:深不可测。他已经练了多年太极拳,但他说还没有真正入门,还在练起式之前的站桩。每个星期天,他都和拳友们聚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切磋拳艺,交流体会。

太极拳什么人都可以学,凡学了的,差不多都可以打。但真能得太极拳之道的,可以说百年不一遇。

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太极拳前辈大师应请求显示功夫。他平伸手掌,掌上放一只小鸟。小鸟扑腾着翅膀,试图飞走,但不论如何纵跃展翅,就是离不开手掌。众皆愕然,大惑不解。

莫非他的手上涂了胶,把小鸟粘住了?或者手上有所谓真气,把小鸟吸住了?这是物理或生理的思想,不是太极思想。

太极不用拙力。粘和吸都是拙力。太极甚至不用力。太极拳思想的精髓是借力而不被借。

小鸟要飞起来,必须要借一点力,双脚要蹬一下,才能腾空。而大师的手掌,让鸟无力可借。鸟的脚蹬到哪儿,就把那儿的力预先卸掉。意在机先,是太极拳的另一要义。对方力未发,自己意先知。

太极在谋略上就是后发制人、将计就计和反败为胜。对手用多大的力打击,他自己就会受到多大的伤害。太极拳并不打人,只是让攻击者自我伤害。典型的例子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算计诸葛亮的计谋越狠辣,他自己受到的打击也越沉重。结果是自己算计了自己。

这在加减法里称为反减法。既是防御的招数,也是反击的招数。在官场上得到广泛使用,只是寡有得道。

加减法也是这样。世界上没有人不会加减法,三岁孩子,弱智儿童,痴呆男女,都会加减运算。这是它易的方面。

但是,世界上能真正用好加减法的也并不多。人人知道自加,有多少人知道自减?人人知道钱越多越好,官越大越好,有多少人知道要与别人分享?伟大如毛泽东,精明如胡雪岩,都在加减法上出问题,遑论他人?这是它难的方面。

因为它易,人人能学,人人能做;因为它难,学无止境,做无穷期。但只要去学,只要去做,则必有所成。成就的大小,取决于努力的大小。

《老子》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难易相通的基本道理。凡是难易相通的东西,必定易于入门上手,难于登峰造极。

易处入手,天下无难事;难处着眼,天下无易事。

让我们在加减法上试一试吧。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使用加减法,但很少有人把它当做一种方法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让加减法伴随你,成功的喜悦也一定会伴随着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