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用写作来修行

再活一次 作者:(美)纳塔莉·戈德堡


我从1974年起开始学打坐。自1978至1984年,我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禅学中心正式拜在片桐大忍老师(DaininKatagiriRoshi,Roshi即为老师,是禅师的头衔)门下学禅。每当我去看他并请教学佛的疑惑,每每听得一头雾水,直到他说:"你晓得,就好像在写作的时候,你……"他一举写作为例,我便了解了。大约三年前,他对我说:"你为什么来学打坐?为什么不用写作来修行?只要你钻研写作够深入透彻,便可随心所欲。"

这本书谈的便是写作,它也谈到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书中所谈有关写作的各点,亦可转而应用在跑步、绘画,或任何你所喜爱并决心在生活中从事的事物上。当我把书中数章读给吾友──克雷超级电脑公司(CrayResearch)的总裁约翰·罗尔瓦根(JohnRollwagen)听时,他说:"怎么搞的,纳塔莉,你是在谈做生意嘛。做生意也是这样,没有什么不同。"

学习写作并非一个线性过程,没有什么从A至B至C的逻辑方式可以让人变成好作家。关于写作,并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真理便足以解答所有的疑惑,世上有许多关于写作的真理存在。练习写作意味着最终你得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指点你如何将脚踝断骨接合的知识,并不能教你如何补蛀牙。本书的某一段落可能会表示写作须简洁明朗,这是为了帮你改掉行文抽象、散漫不着边际的毛病。然而,另外一章却又叫你放松,顺着情绪的波动而写,这是为了激励你确实说出内心深处需要说的话。或者在某一章里头说设立工作室,因为你需要有私人的写作空间;可是到了下一章又讲:"走出家门,远离肮脏的碗盘,去咖啡馆写作。"有些技巧适用于某些时候,有些则适用于其他时候。每个片刻都不一样,需以不一样的方式因应才会奏效。凡事皆无一定的对错。

我教学生时,总要他们"写下骨干",亦即写出他们心中基本且清明的想法。然而我也晓得,我不能光是讲:"好,把事情写清楚,而且要实话实说。"我们在课堂上试用不同的技巧或方法,学生到头来终于开窍了,便会明白他们需要说什么,以及需要如何说出来。不过,我可不会讲:"好,到了第三堂课,等我们探讨过这个和那个,你们就会写得好了。"

读这本书也是如此。你可以一口气把书看完,头一回读毕时效果或许会不错;你也可以随意翻开一章,就读那一章,书中每一章都自成完整的段落。看书时放松心情,用整个的身体和心灵慢慢地吸收。而且,不要光是看书而已,动手写吧,相信自己,明白自己的需求,并且运用这本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