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步步为营,看谁失江山——象棋(1)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作者:张立辉


古代象棋“变身”

象棋是中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棋类游戏。因为它用具简单,而且趣味性非常强,所以成为在古代非常流行的棋艺活动。

关于象棋的文字记载,最早的要数屈原《楚辞》中的“蓖蔽象棋,有六簙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但是关于象棋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些人认为象棋最早源自由远古的神农氏或者黄帝时代;另一些人认为象棋源自周武王伐纣时期,因为象棋红黑两方分别有五个兵(卒),而周朝的军队的基本编制就是“伍”;还有人认为象棋最早产生于战国、南北朝时期等等。事实上,象棋从诞生到成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

象棋最初被称为“象戏”,也是一种棋类游戏。在所有的棋子中,除了现在象棋中的“象”“炮”之外,其他的棋子基本上都与周朝的兵制相符合。因此,认为象棋起源于周代还是比较合理的。

春秋战国时代,“象棋”这一名称出现。但此时的象棋与现在的象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它下棋的方法与现在差别很大。唐朝之后,棋盘上出现了“砲”。再后来,宋朝又在棋盘上加入了“象”。到这时,象棋就基本定型了。

四川江油县曾出土了两幅宋代铜质的象棋。每副象棋中有32个棋子,其中“将”2个,“士”4个,“象”4个,“马”4个,“车”4个,“砲”4个,“卒”10个,双方各16个棋子,这与现今的象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在这些棋子的背面都有与正面文字相对应的图案。也就是说,这样的棋子可以使用正反两面对弈,使对弈更富趣味性。

象棋在北宋时经历了重大的“变身”。唐代的象棋中有“王”一子,这个“王”可不一般,它能够在整个棋盘活动。但是到了北宋初年,为了避免冒犯皇帝的权威,于是就将“王”改作了“将”,以避免“王”直接参加两军的战斗。但此时的“将”与原来的“王”一样可以在整个棋盘活动。

北宋中期以后,象棋棋盘上出现了现在棋盘上的“城”(“九宫”),而“将”就被限定在了“城”之内,且“将”的两旁各有一个“士”护卫。了解象棋的人可能会想到,象棋中还有“帅”一子,这个棋子其实是在明代时才出现的,目的是为了与“将”对应和区分。

北宋时象棋已经有了楚汉相争的说法。棋盘上出现了“炮”子,其目的也是为了与“砲”进行对应和区分。此时,“砲”与“炮”的走法都体现了火炮的特点,那就是隔着子吃子。

南宋时,象棋最终完成“变身”。完成“变身”的象棋,大大增强了竞技性和娱乐性,逐渐成为上至皇族官宦,下至平民百姓的宠玩,普及率相当高,可谓家喻户晓。

宋朝之后,象棋活动不断在民间掀起浪潮,随之出现了大量象棋的理论性著作。另外,明清时期的小说中多见下象棋的情节,充分表明这项活动在当时各个阶层中广为流行。

如今,下象棋仍是我国民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智力娱乐活动,而且早已经成了体育竞赛项目。新中国成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正式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战场”与“兵将”

象棋是一种对抗性的游戏,甚至可以说“棋盘”如“战场”、“棋子”如“兵将”。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战场”和参战的“兵将”。

象棋棋盘的一般都是长方形的,上面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九十个交叉点,这就是棋子摆放和移动的落脚点。棋盘上有第五、六条横线间是一片空白的地方,这就是象棋中俗称的“河界”。“河界”将棋盘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就是对战双方自己的地盘。在棋盘第四、六条竖线之间、对战双方的两端,是两个对称的“米”形方格,叫做“九宫”。

“战场”确定以后,就要召集“兵将”了。在象棋中,对战的双方分别是黑方和红方,各方均有十六个棋子。两方棋子对应相对: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红方有帅一个,仕、相、车、马、砲各两个,兵五个。这些就是即将要对战的双方“兵将”。它们实力不同,具体评价如下:

车:象棋中实力最强的棋子,因为它可以在棋盘线上飞快的移动,且吃子也非常方便,所以得到这样的评价。其实力相当于双马、双炮、马炮,近、中、远程作战都适用。

炮():由于其“炮打隔子”,因此在中远程作战时多用于牵制,和各子(主要是车)配合都很容易。在残局中要依靠仕相的力量攻守(俗称“残局炮还家”)。开、中局时由于子多,他的“炮架子”也多,实力略高于马。

马:中距离作战的兵器。与炮相反,由于“蹩腿”,子力少时,实力比炮强。由于它的特性,所以易于往开阔处跳,戍边却往往不行。其实力相当于一炮、双相、双仕、一仕一相。

兵(卒):开局时由于只能向前,几乎没有什么攻击力,但有限疏通我方马路兼限制敌方马路的作用。过河后可以转弯,当靠近敌方九宫时却威力大增,所以有“小兵过河顶大车”、“过河卒子半个车”的说法。过河的兵相当于一仕、一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