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风筝,你了解多少?(1)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作者:张立辉


风筝的记忆

当你牵着风筝奔跑时,肯定不会想到当年的古人是如何放风筝的,也很难想象古人的风筝是什么模样。在不知不觉中,风筝的记忆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风筝,其实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有名。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风筝是依据天空的飞鸟为原型,拿木头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叫做“木鸢”。但这时候的“木鸢”并不是用来娱乐消遣的,而是另有用途。古籍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还有“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这说明当时的墨子和鲁班都曾经制作过“木鸢”。

在古代,“木鸢”一直被用在战争中,作为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当然,在后来又可以带上“火药”作为“轰炸机”。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人们开始用纸做风筝。

到了唐代,因为社会安定,文化和经济都获得了发展,所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也开始发展起来。当时的风筝叫做“风鸢”或“纸鸢”,也被用在军事上,但伴随清明节的兴起,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项目。其中最喜欢风鸢的人群是儿童。另外,当时风鸢的制作工艺和放飞技巧都已经有了较高水平,人们“以纸为风鸢”,可以放飞到“高百余丈”的高空。五代时期,亳州的刺史李邺,突发奇想,将纸鸢装上竹哨。在天空飞翔时,风吹进竹哨,声音就好像筝发出的声音,于是纸鸢就改了名字,称为“风筝”。 

宋代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和传统节日的复苏,为风筝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当时社会的繁荣也为风筝在城市和民间的普及提供了前提。北宋时候,放风筝成为民间常见的娱乐活动,而且这一段时间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对风筝的历史进行研究。宋人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专门考证了民间风筝的历史渊源和名称。另外,当时民间放风筝的情景也成为画家们进行创作的题材。南宋时候,统治者提倡奢靡的节日风俗,一些传统节日更加盛行,而放风筝也就成为宫廷和民间不可缺少的节日活动。这一时期风筝作为商品售卖,而风筝艺人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开始向外流传,先传到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远传欧洲和美洲等地。

在元代史料中,很少有关于风筝的记载,这可能与统治者加强统治有关。但不可否认,在民间流行的放风筝活动,不会因此而中断。

明代以前,民间放风筝的习俗主要流传在南方。明太祖定都北京以后,南方的风俗不断传入北方。但是,明代帝王担心发生像汉代的韩信与陈稀用风筝测量未央宫谋反的事情,所以禁止在京城放风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方地区清明节放风筝风俗。然而,在此时的南方,放风筝却是清明节的一项必需的活动。当时,风筝的造型已从单纯的鸟类向各种造型发展。明代中期以后,清明节放风筝的风俗在北方兴起。据明《水平府志》记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

在清代,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兴起,成为一项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特别是清代干、嘉年间,我国风筝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每逢清明时节,人们就会兴致勃勃地结伴去郊外放风筝。也就是从这时起,许多地方志和文献中都开始详细记载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放风筝习俗普及后,人们不仅将放风筝作为娱乐方式,还把它看做是一项锻炼身体、“去病免灾”的活动。 

清代末年,我国传统风筝的内容、题材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北京宫廷和民间的风筝,不仅制作优良,而且品种繁多,不断出现新形式、新内容。当时一些制作精巧、含义吉祥的风筝甚至被作为进贡礼品。进入19世纪之后,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畅销于市。

如今,风筝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发展,而放风筝成为了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在风筝制作方面,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并开始向多功能、高层次方向发展。

风筝是个“吉祥物”

风筝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凝聚着中华名族的智慧,还渗透着古代人们的思想。在我国传统的风筝上,往往都是寓意吉祥和象征喜庆的图案,例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四季平安”等等。这些图案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善良,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憧憬扎根在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间风俗之中,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

中国传统风筝上的图案,多采用人物、走兽、花鸟及一些吉祥的文字,还有些以民间谚语、神话故事为题材。人们通过借喻、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将人们的对幸福、长寿、吉祥等愿望寄托在风筝上。更可贵的是,这些风筝上的图案主题鲜明,构思奇巧,趣味盎然,形成了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中国传统风筝上吉祥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一般有四种主要的类型,它们分别是“求福”、“吉祥”、“长寿”、“喜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