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古代文人的“雅玩”—— 茗战(1)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作者:张立辉


源于茶宴的茗战

茗战,也就是斗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品茶比赛。品茶的目的自然是比较茶叶的好坏优劣,而斗茶正是古人出于这一目的而发明的词汇。福建省的建州是有名的茶乡,为古代的统治者贡献了不少的好茶,而斗茶正是源自这个地方。每年的春季,新茶制成之后,当地的茶农和茶客们都要进行一场茗战。

提起斗茶的起源,其实与茶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习俗。三国时候,吴国的孙皓曾“密赐茶荈以代酒”,但这仅仅以偶然性的以茶代酒,还算不上茶宴。到了东晋,当时的大将军桓温每次设宴时,都“唯下七奠茶果而已”,这估计就是最早的茶宴了。

进入唐代,统治者为了享受美味茶叶,便建立起了贡茶制度。当时,湖州紫笋茶与常州阳羡茶被列入了贡茶的行列。两个州的刺史对皇上要用的东西哪敢怠慢,于是为了保证贡茶的质量,便约定每年的早春,在两州边界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茶宴,并邀请一些著名的茶客和名人共同品评贡茶。

宋代,皇族和大臣更加喜欢喝茶了,所以茶宴的风气比唐朝时候更加盛行。当时,有些皇帝竟然还对茶颇有研究,或许是因为“久病成医”。其中,宋徽宗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曾经发表了自己的“论文”—— 《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动手烹茶送给臣子们。

宋代时候,禅林茶宴也很盛行,可见和尚们也很喜欢喝茶。当时最有名的禅林茶宴是径山寺茶宴。径山寺位于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建于唐朝,大概从那时候就有了这茶宴。从宋代到元代,径山寺都是大红大紫,被誉为“江南禅林之冠”,这大概也是沾了茶宴的光。这里每年都举行茶宴,而且形成了一套很讲究的礼仪规范。更值得一提的是,将肥嫩芽茶碾成粉,然后使用沸水泡制的“点茶法”就源自这里。

南宋时候,茶宴的影响不断扩大,以致远传到日本。宋开庆元年,日本的南浦昭明禅师来到径山寺,为求佛法进行了五年的学习,但在求学过程中深受径山寺茶宴影响,于是后来将径山寺茶宴引进到了日本,日本茶道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的方式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于是斗茶也就应运而生。不过,斗茶主要围绕贡茶进行,这是因为皇帝才是地方官吏和权贵要讨好的对象,而茶叶的质量好坏则关系着他们的仕途。

其实,斗茶尽管开始时围绕的是贡茶,而且主要在上层社会盛行,但是不久之后便普及到了民间。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文人雅士,也喜欢斗茶。宋人唐庚《斗茶记》中记载:“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可见,这时候的斗茶已经不再限于贡茶,而是几个好友拿出自己珍藏的茶,互相品评,分出高下罢了。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俯留有一幅《斗茶图》,从这幅画中可以观赏到古代斗茶的情景。在这幅《斗茶图》生活气息十足的风俗画中有四个人,他们身边放着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边有一个人脚穿草鞋,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提着茶桶,神情十分得意,好像是在炫耀自己优良的茶质。他身后那个人也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提着茶壶,正将壶中茶汤注入怀中。画中右旁站着的两个人,好像正在倾听那两个人介绍茶汤的特色。从人物形象来看,他们只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这更说明斗茶的风气深入了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

茗战之中讲究多

有人说,茗战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斗得就是技巧,斗得就是输赢。下面我们就看看这斗茶的技巧和输赢的评判吧。

斗茶的时间一般都选在新茶生产之时,多数在清明节期间进行。参与斗茶的人基本都是饮茶爱好者,一般五六人到十几人不等,但是看热闹的人要比这多很多。斗茶像踢球一样,也需要一定的场所。比较正式的斗茶一般要在规模较大的茶店进行,这些店的厅堂够大,而且也方便煮茶。但是街坊好友之间,也有随地说斗就斗的。另外,一些风景秀丽的、临江或近湖的人家适合斗茶,如果再有优雅的内堂或者花木繁盛的庭院,那就更好了。

人都聚到一起了,那怎么个斗法呢?又如何判定输赢呢? 其实,斗茶就是参与斗茶的人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斗茶胜负的判定则依靠两个重要的胜负标准,那就是汤色和汤花。

所谓的汤色,就是指茶水的颜色。一般通过观察茶水颜色,就可以了解制茶过程中的操作是不是合理。例如茶水纯白色,说明茶质鲜嫩,而且蒸茶的时火候刚刚好;茶色青白,说明蒸茶欠火候;茶色灰白,说明蒸茶时过了火候;茶色黄白,说明茶叶的采晚了;茶色泛红,说明焙炒时过了火候。因此,在斗茶时,茶色纯白的茶是上品,青白色的稍次,其他则更次。

看过汤色,还要看汤花。汤花就是茶水表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优劣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颜色,另一个是汤花持续的时间。汤花的颜色与汤色要求是相同的,就不再嗦了。在斗茶时,汤花持续的时间长短,被看做是茶水优劣的依据。如果汤花很快消失,显出了水痕,那就输了。为了让汤花持续的时间更长,就要将茶碾成粉末,并且在把煎好的水注入茶盏和搅拌时做到恰到好处,汤花就能十分均匀,可以咬着盏沿保持很长时间,专业术语叫做“咬盏”。

斗茶的时候,用水也要得当,毕竟用好水,才不会辜负了好茶。一般斗茶者都很讲究用水,多选用泉水或江水,甚至有更高级一点的,用的是从植物体内沥出的水。为什么这么讲究呢?这是因为,当茶叶的质量略次于别人时,如果能很好的把握用水,照样可以取胜。因此在有的比赛中,要求参赛方都要用同一种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