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管理变革的成功来自变革管理(7)

德鲁克管理沉思录 作者:任朝彦


自我淘汰是避免淘汰的唯一方法

大师如是说:我们主动淘汰自己的产品、流程或服务,是防止竞争对手淘汰我们的唯一方法。

--德鲁克:《管理未来》

关键词:淘汰自己 防止被淘汰 唯一途径

自我淘汰的真正内涵是自我创新。管理学大师彼得o德鲁克认为:“在这个要求创新的时代中,一个不能创新的企业注定是要衰落和灭亡的。对创新进行管理,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高层主管的一种挑战,并将成为其能力的一种试金石。”杰克o韦尔奇说:“对待创新你不能保持镇静而且理智,你必须要达到发狂的地步。”

福特汽车公司发展初期是一个具有强大创新力的企业,享有“汽车大王”美誉的亨利o福特用他的不断创新将企业推向巅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老福特的创新渐渐教条化。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了大众化富裕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时的美国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他们更注重的是速度、造型、环保以及个性化,老福特却仍坚持低成本车的策略,他继续拼命生产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排气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状况的T型车。当小福特提出生产豪华型轿车的建议时,老福特不仅不予采纳,甚至用斧子劈毁了新车型。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等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需求,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节能低耗、小型轻便的多种类汽车。结果在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中,通用汽车一跃而上,而福特汽车却到了破产的边缘。

老福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判断,转而根据小福特的意见推出豪华型轿车。但是先机已失,老福特感慨地总结说:“不创新,就灭亡。”

在风云变化的今日商海中,企业一时的成功不能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后,一些企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一些新的企业又出现了,这就是企业竞争中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企业要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许多公司之所以崩溃、破产,就是因为这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美国家乐公司的起家依靠的是创新,衰落是因为缺乏创新。该公司当初首创了早餐麦片,在当时引发了消费麦片的潮流。其后,公司以它的质量可靠、供货稳定,在美国市场傲视同行长达20多年,其地位无人匹敌,公司也是大赚特赚。

没有想到,家乐公司渐渐只沉浸于自己的美梦中而丧失了进取精神。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的消费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起了变化,家乐公司在丰厚利润的掩盖下,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也没有采取新措施以适应新的形势。

当家乐公司还在万事大吉的神话中睡觉时,它的对手向它发起了进攻。美国的通用磨坊、通用食品等公司做了充分的市场分析,了解了新的消费群、新的消费口味,并有针对性地推出新口味、新品种、多类型的价格便宜的麦片。它们不仅在产品上创新,而且采用了新的宣传方式,大搞促销活动,结果,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新产品不断推出的时候,家乐公司还是一成不变地卖老产品。市场是非常残酷的,消费者很容易喜新厌旧,新品给了家乐公司猝不及防的迅猛一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家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80%以上急剧下降到了38%。

詹姆斯o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么革新,不断地再创造;要么停滞不前,走向破产。

曾经如日中天的美国彭尼公司,因为不能立足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最终被沃尔玛后来居上,丧失了零售业霸主地位。

曾经令人称羡的金融帝国德隆,因为没有依靠改革和创新建立起应对危机的完善体系,几乎在一瞬间便轰然倒塌,它描绘的资本神话也顷刻化为乌有。

无数的企业案例告诫企业家: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只要停止创新,离死亡就只有一步之遥;无论多么卓越的企业,只要缺乏创新,就会走向衰竭。没有创新的企业,必将不能持久;没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家,只能黯然退场。因为缺乏创新,所以构想消失了;因为缺乏构想,所以产品消失了;因为缺乏产品,所以顾客消失了;因为缺乏顾客,所以生意消失了;因为缺乏生意,所以公司消失了。

德鲁克说:创新的同时,必须学会放弃。创新组织不会为了要捍卫旧时的事物而浪费时间或资源。有系统地放弃昨天过时的事物,才能腾出资源到新工作上,尤其是最稀有的资源--才智之士。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有战略、观念、组织、市场、经营模式的创新,例如戴尔就是靠经营模式的创新打败了技术先进的IBM和HP。重塑企业战斗力,必须全面提高企业创新力。自我淘汰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自我淘汰的过程,企业要想不被对手所打败,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