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心有灵犀一点通”(7)

梦太奇:梦的品析 作者:罗家祥


《聊斋志异》和梦。《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山东省淄博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死于清康熙五十四年。这些年份,正是明清交际,兵荒马乱之际,也是满清入主中原后对思想大加禁锢之际,所以一些不同的思想和见识只能通过鬼怪狐仙之类得以曲折表现。

蒲松龄多次应举,但是都名落孙山,靠当私塾老师为生。他认识到科举之路不通,于是静心下来完成早年就开始创作的《聊斋志异》,希望“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幽明之录”就是本书多次提到刘义庆所撰记了不少梦的书《幽明录》。《聊斋志异》有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本书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其中就有不少关于梦的故事,500余则故事中,关于梦的小说有70多则,其中以《梦狼》《狐梦》为代表的以梦挈领全文或以梦作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小说约有40余则,如《续黄粱》《凤阳士人》《莲花公主》等。《莲花公主》依蜂房特征比喻人间府第;《梦狼》篇中的梦则预示着吉凶祸福;《王子安》中王子安的白日梦,即揭示应乡试后放榜前醉卧中瞬间的幻觉,这正是以他科举考场的悲惨经历为原型的梦;还有从他愤而作《祭穷神文》的贫穷不堪处境,联想到天下同样的读书人许多还吃不起饭、娶不起妻,因而在《聊斋志异》里还创作了一些穷困的不遇文人,却遇到了美丽多情的狐仙花神等自愿为妻的故事,这些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动人,如今已成为影视作品的票房保证。

关于梦中的发明创意故事很多,比如《古今诗话》记载谢灵运得佳句,“晚梦(弟弟谢)惠连,忽得’池塘生春草,园林变鸣禽‘之句,以为神助。”《白孔六贴》记载:“李贺梦中作《升天诗》”(即《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我们谈了这么多和奇梦有关的创意,应该说这种创意每个人都有,并不神秘,只是有的人抓住了而已。但是也并不是说只要做个美梦就可以解决创意问题,应该是在先有一定的思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在梦境里有意识地过滤、筛选,去伪存真,才有可能触发灵感完成一个有意思的创作过程(有的人每天睡觉前都会把笔和纸放在枕头边,随时把奇梦记下)——这正如凯库勒所说的:“在我们清醒以后,未弄明白前,切勿轻信梦境。”

奇梦格言

梦中发明之格言(《周礼篆训》)

梦中创见之思者,精专所极,积思而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