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那一天,有这样一位母亲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 作者:李小龙 等


那一天,有这样一位母亲

慈悲为怀

被烧伤的母亲看到救儿无望,愤怒地扑向那些披着人皮的东西,却被木棍和铁铲打得鲜血淋漓。母亲毫不退缩。那几个披着人皮的东西落荒而逃。母亲摇晃着遍体鳞伤的身躯,挣扎着愤怒地追到那些东西的楼下,怒目等待。可能此刻,她的唯一想法就是:我和你们前世无仇、现世无怨,为什么你们对我们下此毒手!?

2008年5月7日晚23点多,在准备关电视前,我随手按选择频道按钮,看到重庆台正在播出的《法治生活》,被主持人述说的案例吸引。第二天,上网搜索有关资料,看完后百感交集……

本月的11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全球的母亲节。去年母亲节前夕,有这样一位母亲:奋不顾身火中救儿。

那一天,有这样一位母亲:临危不惧。

那一天下午约5点,“单亲妈妈”和两个刚2个月左右大的孩子正在“家”中休息。忽然,它们唯一的出口被堵死了。惊诧之间,汽油从空而降,淋在母子仨的身上。接着,火种又从天降。母子大声喊叫。一位路人闻讯打开唯一出口,身上着火的母亲一跃而出,脱离险境。

一看两个着火的孩子还“在”家中,母亲又马上回头,救出一位身上着火的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在地上滚灭身上的火。待它回头准备救另一个孩子时,却发现“家”的唯一出口又被堵上。身上着火的另一个孩子,在母亲面前被活活烧死!

这个残暴的场面,吓哭了小区的孩子们。

那一天,有这样一位母亲:勇敢无畏。

被烧伤的母亲看到救儿无望,愤怒地扑向那些披着人皮的东西,却被木棍和铁铲打得鲜血淋漓。母亲毫不退缩。那几个披着人皮的东西落荒而逃。母亲摇晃着遍体鳞伤的身躯,挣扎着愤怒地追到那些东西的楼下,怒目等待。可能此刻,她的唯一想法就是:我和你们前世无仇、现世无怨,为什么你们对我们下此毒手!?

在此同时,被救的烧伤的那个孩子回到“家”中,在被烧死的兄弟对面的狭小空间里,悲伤地将头扭向另一边。

这位势单力薄却非常勇敢的母亲此刻肯定忘记了,它不到40公分高的身躯,根本抵不住人高马大的对方的一击。那将是致命的一击!但是,她豁出去了!因为,她心里很亮堂:公理、正义在我手!

披着人皮的东西害怕了。借助警察的救援,他们才得以狼狈地逃离家门。

那一天,有这样一位母亲:舍身取义。

几天后,被火烧伤的母子俩也辞世了。一般的原因是:母亲死于烧伤、被打伤;孩子死于烧伤。我觉得,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更致命的是心理创伤!我更愿意相信,是母亲心里放不下先它而去的孩子!又不忍看到受伤的孩子倍受煎熬的痛苦!它实在没有办法心挂两头!

有谁能够理解,面对骤然被别人蓄意谋杀而去世的亲人时的那种彻心彻骨的痛!有谁能够面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特别是处于明显弱势的单亲母亲和才2个月大的孩子!善良的母亲只能选择带着伤痕累累的孩子离开这个世界,和先它而去的孩子相聚在天国。到了天国,它肯定还要告诉那位先它而去的孩子:孩子,公理自在人心!有很多正义的、善良的人,在现场、在事后,义无反顾地为我们声势浩大地伸张了正义!我们应该谢谢他们!

这是一位多么令人崇敬的母亲!尽管,它不属于人类。

以上故事发生的时间是2007年4月25日。地点是南京市下关区和燕园小区。母亲是一位寄宿在废弃的水泥管线道里的小型狗,被小区居民疼爱地冠名为“蝴蝶”。它们的“家”,是一个只有宽、高约40公分,长度不详的、水泥铺设的空间。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蝴蝶”母子仨被焚烧处,树立一个小小的大理石碑,上书:“蝴蝶”母子仨被焚烧处。树立纪念碑,可以警示我们:我们应该尊重所有的母亲,不管它与我们是不是同类。做为百灵之首的人类,更应该善待动物,善待母亲!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更感觉到,在我们国家的物质水平迅速提高、社会文明不断改善、法治力量不断加强的总体条件下,制定《动物保护法》的社会前提已经成熟。我们的国家能否也让这些可怜的、无辜的、但是同样有感情尊严有的小动物们,也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呢?英国早在1822年就已经有了这部法律,希望我们国家做得更好!

我们热切盼望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