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三、儒家伦理

图说三国演义 作者:柏宏军


三、儒家伦理

1仁政

孟子设计出“仁政王道”的政治蓝图后,历代知识分子为之奋斗不息。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学便上升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自此虽朝代更替,但儒家意识形态正统地位一直没变。

《三国演义》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十分突出,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褒贬取舍无不以儒家仁、义、诚、信作为评价标准。

仁是孔子对善良人性的规范和肯定,孟子提出的“王道”与“仁政”便是后世典型的儒家理想。对暴政的批判与对仁政的褒扬成了《三国演义》重要的价值取向。

小说中的明君良臣,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刘备无论作为历史还是演义人物,最大的特点是“仁”。陈寿对三国人物有褒有贬,唯独对刘备无一贬损之词。相反,白面奸雄曹操生性残忍嗜杀,而且逼献帝篡权,自然得不到后世的好评。刘备是作者理想中的“仁德”明君,手下大臣也皆有“救国救民之心”。赵云就明确表示“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诸葛亮在临终前手书遗表教后主“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

虽然曹操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也略施权术,以示有“宽仁大德之心”,但他心灵深处信奉的却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与曹操类似的董卓、袁绍、袁术、曹叡、孙皓、刘禅等人,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同样轻民,当然走向灭亡。董卓将“民为邦本”视为“乱道”,专肆不仁,人神共愤,暴尸时,“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城内城外,若老若幼,踊跃欢忻,歌舞于道”。对于残杀无辜的统治者的愤恨,更能反映出广大民众对“仁政”的渴望。

2忠义

儒学中,“忠”指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义”指办事准确,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派生出道义、正义、义气等词汇。

汉代以后,“忠义”用来称赞既能对上讲忠,又能对他人讲义的道德品质。《三国演义》中的“忠”与“义”也是浑然一体的,但特别标举“义”。

小说中的“匡扶汉室”,是一种传统的“忠”,对割据的群雄来说,只是一种口号。周仓曾谴责鲁肃:“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除此之外,诸葛亮出使东吴斥孙权,张松劝刘备入主西川,华歆逼汉献帝退位时都阐明了这种理论。可见,“忠”只有相对的意义,倒戈相向、择主而事的现象层出不穷。

“义”在小说中却是绝对的,是判断人品、是非的主要标准,其内涵包括:爱民的君主之义,忠君的臣下之义,一诺千金、知恩图报的朋友之义,以及生死与共的兄弟之义。吕布反复无常,最终命丧白门楼;魏延“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他后来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仍无法抵其过。关羽放弃原则,释曹操于华容道,被誉为“义释”;刘备不顾大局兴兵伐吴遭到惨败,也因“为三人之义”而得到谅解。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忠于刘汉王朝是刘关张共同的政治理想。“忠义”旗帜在“桃园结义”时就呈现出来,并成为维系整个蜀汉集团内部团结的纽带。刘备说过:“备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

在作者心目中,刘备的蜀汉集团集中表现了“忠义”的所有内涵,正如关羽“挂印封金”前所说:“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贤相诸葛亮,更是“忠义”的积极维护者,他自出山后即守信重诺至死,堪称一生忠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