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失败当作最好的老师——跨越创新“四大雷区”(2)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雷区一:浮躁激进

“当时我们以为,创新可以凭努力一蹴而就,忘记了创新需要漫长的过程。”

谈到创新的“雷区”,张宏江认为,首要的是避免浮躁、激进的情绪。

2003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设立五年后,在张亚勤、张宏江的提议下,微软在中国正式创立了微软亚洲工程院(ATC)。张亚勤在事后谈到,他把创立ATC看作是在微软的第二次创业。和其他创业者一样,张宏江和几位带头人当时满腔热血,认为“凭着聪明、苦干,自己可以无所不能”。

在微软公司内部的研发体系中,对创新有着固定的流程规定。例如,开发项目中必须由三方面的角色组成,即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项目经理。三者互相辅助、互相制衡,缺一不可。

然而ATC在成立的早期,在做第一个、第二个项目时,没有彻底沿袭这种开发模式,而只把侧重点放在了开发上,项目经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测试的工作也外包给了当时的第三方合作伙伴。

“由于有一两个项目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后来我们不得不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调整。”张宏江反思当时陷入困境的原因:固然有客观条件所致,例如缺乏足够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测试人员,然而,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当时心态过于浮躁、激进,从而低估了做软件的复杂性。

“在中国做事情很多时候都说要快,人们认为快、聪明能改变一些事情,但是‘欲速则不达’,浮躁容易让人抄近路,而复制别人(的做法)是最方便的途径。所以说,一味求快的做法对企业和产业的进步都没有帮助。”张宏江现在十分庆幸当时在大麻烦到来之前就遇到了小麻烦,从而让团队成员们冷静下来。

如何避开浮躁的“雷区”?ATC的经验是:不要相信聪明和苦干能代替积累,心态上需要保持激情,但行动上必须踏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