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失败当作最好的老师——跨越创新“四大雷区”(5)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雷区四:新市场不等于自己的市场

“培养创新文化比做一两件创新产品更难,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这是几代人的事。”

经过前两年的摸索之后,张宏江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却发现,仅仅发现用户需求、找到新的市场是不够的,还要及时判断这个市场是否适合自己。2006年至2007年,ATC曾经针对中国的低端手机市场开发过一款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这款产品所针对的市场被证实是存在的。但是,当产品开发完成后,却没有成功地上市发布。

回顾当时的情形,张宏江总结该产品未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对市场判断过于乐观,产品做出来,市场已经消失了。“有的市场规模太小,‘窗口’太窄,这未必适合微软来做。如果是一家小公司来做,反而可能会成功。”张宏江说。

由此可见,发现市场,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不能对这些机会加以甄别,对市场的规模和周期作出判断,将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而如果判断错误,试图进入和自己的实力不匹配的市场,无异于踏进“雷区”,不仅会耗费资源,并且可能错失其他真正有价值的市场机会。

在人才结构方面,一个创新的团队中仅有技术过硬的人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懂市场、有商业意识的成员。目前,在ATC技术孵化团队(CIG)中,甚至有了一个专门从事市场研究的小组。这个小组有5名成员,和其他人员相比,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MBA的背景,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感觉。

如何跨越和避免认识市场方面的“雷区”?张宏江认为,对用户体验、对市场需求的探索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他和ATC的团队在这条路上摸索了多年,仍然处在学习的过程中。

(原文刊于《数字商业时代》,2010年5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