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来自于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启示(1)

幸福感 作者:(美)伊恩·K·史密斯


最近我在互联网上查询东西的时候碰到这样一个大标题:“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是……”我点击了这个链接,非常吃惊地看到了这样的视频:电视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莫利·塞弗(Morley Safer)宣布了在英国莱斯特大学进行的一项国际研究的结果。令我非常惊讶的是,最幸福的国家是丹麦。丹麦!这怎么可能呢?这是一个只有五百五十万人口、位于北欧的国家,那里的气候并不是最好的,居民也不是最富裕的,缺少真正的军队也使它一直没有能力应对侵略。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排在第23位,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可以说是令人震惊地被芬兰、哥斯达黎加这样的一些国家击败了?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这份报告继续揭示的是,丹麦之所以高居榜首,而美国排名落后与国民的期望值相关。南丹麦大学的教授考尔·克里斯滕森(Kaare Christensen)考察了他的男女同胞为什么这么幸福快乐的原因。克里斯滕森认为,典型的丹麦人拥有较低的期望值,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极少失望。所以当事情的结果不是他们预期的那样坏时,他们就会感到幸福了。

美国人在期望值和成功方面却采取了非常不同的姿态。在《60分钟》节目中接受采访的丹麦学生似乎十分明确地诠释了这种差异。其中一个人这样描述了他衡量成功的标准,“我想要幸福快乐,以及有很多的时间和我的家人呆在一起。”第二个学生说,“我更多考虑的是软价值,比如我所从事的工作既?感到压力,也没有什么激情。也许这份工作不会给我带来许多收入,但是我却乐意每天起床后去做这份工作。”

这些都不是普遍的美国准则。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都是以我们职业的声望和工资为中心的,这样工作就成了支配的力量。你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也许就能找到这方面的证据。花上几分钟,坐下来,把你一天的日程按小时写下来。当你醒着的时候,耗去你最多时间的一项活动,最有可能就是你的工作了。我们习惯上认为我们一周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不过少工作几小时或者多工作几小时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但是你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是没有计算在这个?学公式里的——这实际上使你离开家人或者不能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增加了。根据2007年的盖洛普调查显示,工人们每天上下班平均花费的时间是46分钟。这项民意调查还显示,上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越多,给工人带来的压力也越大。

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盖洛普调查中,只有48%的工人表示是完全满意的,有42%的工人比较满意,有7%的工人不太满意,有2%的工人完全不满意。有些人看了这个结果会想,在劳动大军中所反映出来的幸福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了,但是我是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数字的,感受完全不同。我的解释是,如果一个单项的活动耗?了我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那么我就要求完全满意于这一项活动。这是最起码的,道理很简单——我不满意的时间越多,那么满意的时间就越少,这就意味着让我幸福的机会在减少。

那么金钱呢?你可能无数次听到这句话——“金钱买不来幸福。”尽管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正确的,但是研究表明,也许这样说会更为准确,“金钱可以买来幸福,但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使我想起了米·怀斯特(Mae West)的一句伟大的语录:“我富有过,也贫穷过。相信我,富有更好。”在大多数社会,那些挣钱多的人一般都会比挣钱少的人幸福。幸福的底线是拥有一定僚本数量的金钱或物资,但使许多人吃惊的是,财富的增加,并不总是导致快乐的增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