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中国创业的风雨路(4)

创业天下 作者:王达林


三、如火如荼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中国进入创业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创业教育发展概况如下。

1.创业教育的提出导源于大学生扩招

中国创业教育开展的动因

就业形势所迫 中国大学扩招之后,第一批扩招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于是国家开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在很多高校安排就业辅导老师以及设立创业讲座和课程等,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会议精神的指导 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重要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2.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并开始试点

一次开创性的会议

会议的召开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由此,拉开了中国创业教育的序幕

会议的主题内容 重点讨论了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会议的精神 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会议的要求 各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把创业教育的理念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之在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体现

会议的引申 会议就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3.全面推广普及创业教育

经过一些大学的试点之后,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教育部将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推广。

于是,创业教育在全国各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普遍展开,选学者众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我国的创业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经典案例:希望集团的创业

【摔碎“铁饭碗”才能看到“希望”】

大凡想过当大老板或亿万富翁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希望集团,集团的首创者和技术骨干是刘永美、刘永行、刘永言和刘永好四兄弟。

1.敢把“铁饭碗”摔碎

本来四兄弟都握有大学毕业文凭,捧着硬邦邦的“铁饭碗”。然而,一种施展才华、追求富裕的强烈冲动不断在四兄弟胸中激荡,难以平息。刘永好满脑子的猪仔鸡娃、化肥农药,他认定农业技术一定可以使人致富,他准备真刀真枪地大干一番。

2.哥儿几个露的第一把脸

说干就干,在哥哥刘永美的带领和策划下,四兄弟于1982年秋创办了“育新良种场”,开设并主持了科研小组,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配制出系列饲料。1986年刘永美和他的兄弟们养鹌鹑15万只,新津县三分之一的农民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也成了养殖专业户。全县高峰时期养殖上千万只,饲养量比号称世界养鹌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刘永美很快成为拥资千万元的“鹌鹑大王”,还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着实为四兄弟露了一把脸。

3.哥儿几个还是不满足

当了千万富翁之后雄心勃勃的刘永好兄弟还想当亿万富翁。这时,他把眼光瞄准了饲料开发业,他知道传统的巴蜀养猪业太落后了,饲料内营养成分太少,而且把仔猪养肥一般要一、两年的时间,刘永好以其农业技术的特有慧眼看到,养猪业要向现代化飞跃,必须以发展饲料工业为突破口。

4.哥儿几个看到了“希望”

刘永好当机立断毅然成立了“希望饲料公司”,高薪请来三十多位国内外有影响的农业技术专家和美国农业部的饲料谷物协会进行学术交流,并和派往国外研究动物营养的博士生建立联系。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试验和筛选,从33个配方中,优选出“l号乳猪饲料”。

“1号乳猪饲料”一面世,立即在四川农村引起了轰动效应。农民用这种带饼干味儿的黄色小颗粒喂乳猪,猪儿爱吃,长得快,长得油光水滑,卖相也好。从此,希望公司深入全国千千万万的农户家中。

如今,希望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年产值数十亿元。

【案例评述】

其实,赫赫有名的希望集团的创业并不神秘。你想,当初养鹌鹑,能有多大的技术、资金和关系?当然这些都不是希望集团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刘氏兄弟的创业之心,其中也包括精明的头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