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20世纪不朽建筑的思考

建筑,思维的符号:邂逅20世纪的不朽建筑 作者:(韩)承孝相


对他们这些人的记录就是本书的内容。这本书相比建筑专业人士更适合普通人。它是将几年前某公司内部刊物里刊登的内容和今年在《中央日报》连载的《建筑师承孝相的世界城市建筑巡礼》中介绍的部分内容,配合单行本的体裁以现在的角度进行了改版,特此说明。

虽是为了提高非专业人士对建筑的理解而写的书,但书中的内容都是对我自己产生很大影响的建筑和建筑师的故事。当然,我不否认世上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建筑,但仅仅是这些建筑就足以刺激我洗去惯性和惰性,接近建筑的本质。

遗憾的是,由于我本人着实缺乏文采,不能让人充分理解这些建筑。如果可能的话,殷切期望读者亲自去体验这些建筑,独自发现这些建筑超于我描述之上的价值,而更接近其建筑的真实。

这本书简单地说是建筑游记,但我并不希望被冠以此名。与其说是建筑游记,不如说是通过20世纪不朽的建筑来思考的一个建筑师的记录,从某种角度来说,可称为我自己的建筑背景。因此本书的内容不得不充满严重的一己之见。但我并不想以自己并非正确的理论专家为由,逃避因这本书中出现的错误而所应负的责任。如果发现在客观事实上有错误或是歪曲的见解,我在适当的时候将重新修改。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只不过是当前这个时期一个建筑师的观点。读者如果持有这种念头,自然觉得可信度也不同,也会减少伤害。

和文章一起介绍的照片大部分是我自己拍的,但有些不是特别满意,因此也借用了前辈建筑师闵贤植先生的作品,特此表示谢意。还有些是未经作者的允许擅自采用,因此心里总是不踏实。至少应该表示出处的,但是至今从某个书上复印后讲课时一直擅自使用,因此怎么也找不到出处。原本不想刊载,但又不能不用。如果以后找到作者的话,征求原谅的同时将采取适当措施。

不知怎么,总是在出书。总觉得写出些水平不足的文字是令人汗颜的事情,但因种种原因,已经出版了四五本书,担忧招致真正写文章的人的嘲笑和指责。

其实举出诸多理由,着实难为了为出版此书而奔波辛苦的石枕出版社韩熙社长,但书得以出版,减轻了他的负担,我也感到欣慰。同时向为了照顾心胸狭隘的我而操心的石枕出版社的编辑和排版人员表示感谢。

书中对建筑师的统一介绍和图片整理工作,由今年开始在我们事务所(履露斋)工作的崔源俊博士负责,对此读者们可信赖。

在建筑被物欲所操纵成为游戏工具、被诡辩成为玩笑的今天,抛弃诱惑,找寻建筑的本质,以闪烁的夜空中的星星为坐标,此刻还孤独地航行在夜色海洋中的建筑前辈和同行们,把此书献给你们。

2004年夏 于履露斋

承孝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