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黑色的回忆(3)

攀登:企业如何赢在风险 作者:钟林


危机是已病之病,是风险的极端表现形式。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变化莫测,影响范围忽大忽小,损失程度千差万别。相对于风险而言,危机的发生与影响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危机之所以成为企业持续经营、赢取目标的威胁,主要源于危机的四大效应。这四大效应就象危机的四个杀手,将成长中的企业斩于马下。

1. 飓风效应

危机一般是经风险积累,演化发展而来,是风险失去控制,进一步恶化的极端表现形式。不同根源的危机爆发形式不同。但是,风险向危机转化极为迅速、突然并且会发生裂变,难以预测,使失衡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和飓风一样,危机肆意扫荡之后局势才会恢复常态。

2. 雪崩效应

危机破坏力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传染性,一旦失去控制,“风险链”演变成“危机链”,往往从事发环节开始引发“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效应,影响企业经营,破坏企业形象,削蚀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丧失抗风险能力。有如雪崩,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瞬间危机可能超过企业承受能力,触及企业生存底线,使企业承受的风险呈现无限大,企业陷入困境,要么破产而亡,要么一蹶不振。

3. 聚光效应

舞台上的聚光灯永不疲倦地追随舞台中央的主角。危机时期,危机情形会将企业推向社会和市场两个舞台的中央,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社会媒体的靶子和竞争对手的猎物。在这个舞台上,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很容易成为主角,而那些危机前已经是“名角”的企业更难逃脱聚光灯的追踪。

4. 影子效应

危机更强的不确定性使危机处理,笼罩在信息不透明和状态不规则的影子之中,给企业处理危机带来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套用固定的共同模式。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性,加重了内部员工、公众、媒体的好奇和探知欲望。当危机爆发,公众、媒体、员工以及利益相关者又无处获取信息时就以影子推测危机,引发各种揣测、误解甚至出现臆想,成为危机恐慌的依据。如果媒体公众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危机的影子比危机本身威力更大,破坏力更强,作用更持久。因此,在危机时刻,与其说是人们惧怕危机,不如说是人们惧怕危机的影子。

危机是厌恶品,没有人愿意回忆危机时刻的故事,哪怕是对别人的危机也讳莫如深,唯恐应验已身。但从危机管理讲,在回忆中总结,在总结中学习,却是代价最低的学习方式。

强生公司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信奉风险哲学,身系风险绳,时刻准备着的企业来讲,应对危机显得易如反掌。强生既是风险哲学的信奉者,更是机会实践的行动者。他们在危机来临之际,正确选择黑色的和谐型风险绳,果断地将个体子绳的自纠恢复过程与其他子绳的协同过程合并归一,同步进行,以整体的负荷能力对抗个体危机,倾整体之力将危机控制在负荷范围之内,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困境。

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讲,那些关于企业生死存亡,使企业个体、少数或局部经营要素功能丧失,威胁企业安全健康的重大风险事件,以及居于风险立方靠近B点,拥有“三高”的风险,都可称之为危机。

危机和风险是相对的。从整体上讲,有时整个企业负荷内的风险对于个体来讲就是危机,对于一个更大的整体,一个企业整体的危机也只能算作更大整体的风险。

●某次产品质量引发的危机引发公司整体的运营风险,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和客户评价,但只要遵循风险绳定律,采取有效措施,在企业内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就可化解危机,使作为个体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企业所吸收化解,切断了“风险链”,就铲除了后续风险或危机产生的土壤。不致影响企业生存。否则,产品质量风险恶化,品牌遭受重大损伤,收入锐减,企业入不敷出,资金断档,面临停产局面,整个公司运营陷入危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