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逆计算(3)

智能简史:谁会代替人类成为主导物种 作者:(美)雨果·德·加里斯


同时也请问你,我们自己的大脑有多少个大脑细胞(神经元)。答案是1011这个级别,也就是一万亿。如果我们在一台计算机上用一万亿比特(这可能太过了)来准确地模拟一个生物神经元的功能,对于一个小行星大小的计算机,则相当于1017(17 = 40–11–12,也就是十万个万亿)个等价的人类大脑。

我建议你真正地研究一下这些数据。对于我来说,它们是很真实的数字。这些数字意味着,或早或迟,人类将能够制造拥有巨大计算能力的计算机,使人类大脑水平黯然失色。因此,在人类选择是否充分利用这样巨大的计算潜能之前,这些都只是个时间问题。

让我再来描述一下一个小行星大小的计算机是如何非凡,并且它可以做些什么。首先,它可以比我们的大脑“思考”快百万倍。我们脑壳里的神经元以每秒几百米的速度相互通信,一个计算机或一个人工智能机器里的电子通信速度将会比人脑快一百万倍,也就是接近每秒300 000公里的光速。

即使这些人工智能机器和人类的智慧级别一样,它们也能用几秒的时间来完成我们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攻读一个博士学位将不需要4年的时间,人工智能机器只需要4×50×5×8×60×60/ 1 000 000 = 30秒。但人工智能机器的能力不仅仅是相当于一个人类大脑,而是相当于几亿亿个人类大脑。所以,如果它完全发挥它的大脑思维能力,那么它只需要微微秒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我们用4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微微秒是百亿分之一秒)。

人工智能机器的思考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人类的思维节奏对于它们来说就像人类试着和岩石来交流一样。过了几百万年,岩石改变了形状,这可以解释为传递了信息,但是人类没有这样的耐心(同样人类的寿命也不允许)来等待。

宇宙主义者提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将会对于人类冰山般缓慢的思维速度感到厌烦,并且会忽视我们。因为在我们说出一个单词的时间内,它们可以写出整部人类历史。

但是人工智能不必局限在人类智慧层次上。做出这样的一个声明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就是当我们发现让一个人脑相比另一个人脑有更聪明的神经生物结构和功能,我们应该能够推断人类智能水平的趋势。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们应该能够通过观察普通人的大脑和爱因斯坦的大脑来发现和高智慧相关联的神经生理学上的特征。

我们可以用一个曲线图来描述,纵坐标表示IQ(智能),横坐标表示和高智商相关的神经生理特征(也就是说,一个大脑特定区域内每个神经元的联系数目),然后延展这个趋势。当我们明白更多的关于人类大脑是怎样工作并懂得是什么让人类比其他动物聪明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智慧理论”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很清楚,那就是通过简单增加人工大脑制造的某一个参数,我们就能够使人工大脑控制的那些机器人的智慧表现水平更高。

所以,小行星大小的人工智能机器不必局限于产生人类级别智能的结构。由于拥有更多的结构成分,人工智能机器不仅可以思考得更迅速,而且在质量上也可以用更优越的方式进行思考。

它们巨大的表面积,将允许它们可以附加巨大数目的外部传感器,包括使用所有的电磁波,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它们可以穿越小行星带进入深层空间和其他小行星般的人工智能机器进行通信。

这种使用纳米科技规则的小行星大小的人工智能机器可能是人类科技想象的逻辑极限(除非我们可以发明出称作“femtotech”费米科技的技术,我会在后面讨论)。

在小行星大小的人工智能机器制造之前,早期的版本肯定会更小,更多的是在人类这个级别上的。但即使在这样小的级别上,当我们讨论一个原子存储一个比特的时候,制造这样的计算机仍有很多技术困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