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企业未来生存掌握在自己手中(2)

企业未来生存法宝 作者:邓正红


二是认为未来和现在不一样。这种方法坚信企业有能力去创造未来,或者至少应该有能力做到。管理层必须彻底思考本身的各种假设,并以批判性的眼光提出质疑。这些假设包括对事业本身,企业的优势、劣势能力、价值观、竞争对手,以及市场、创新、科技等的看法。

三是去寻找已经发生,但还没产生全面冲击的变动。德鲁克称此为“远眺窗外”。他以人口结构的变化为例,这方面的变化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于1980年明显呈现出来,但是其全面冲击,要到2010年起,“婴儿潮时代”(1950-1970年间大量出生的人口)到达退休年龄以后才感受得到。

从德鲁克的判断不难理解,未来的不确定性似乎成了企业未来生存不可捉摸的原因。不可否认,企业未来生存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但变化的趋势并非难以料定,而是完全可以掌握的。也就是说,企业未来生存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确定性的。

第二个问题:企业如何活得好?

在企业未来生存过程中,资源是介于环境与文化之间的战略落脚点,也是企业经营运作的核心内容。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企业要活得好,必须有充沛的资源作保证。现代市场竞争为何日趋激烈?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得根本一点,市场竞争,企业都是为资源而来,为资源而去。

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强调,拥有资源特别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企业就可以信马由缰驰骋市场;缺乏资源,企业就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寸步难行。市场竞争越激烈,说明企业对资源的争夺越厉害。资源的多寡已成为左右市场竞争的关键。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产业的来源,任何行业的兴起,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对自然界来说,资源是有限的,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挥霍资源,资源终究会枯竭。资源在一天天减少,它的变化趋势就是渐渐向零接近。资源的紧迫和稀缺,决定了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确定一条走资源节约之路的生存模式。从这一点看,资源决定了企业未来生存之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石油以煤炭、电力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从而引发多次掠夺性的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占领主权国家,获得版图的扩张,而是要控制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伊拉克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由于美国在波斯湾有着重要的石油利益,必然会迅速作出反应。1991年1月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最终迫使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美国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维护其石油利益,以经济制裁的方式围困伊拉克10年,最终以武力方式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的石油年进口量是消耗量的四成多,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由此人们引发出“哪里石油多,哪里就有战争”的感慨。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文章指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保持到21世纪末,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世界每天消耗的石油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这个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和技术上来讲,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