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追求和而不同(8)

企业未来生存法宝 作者:邓正红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他认为,一味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可能为了今天的利润而危害明天的利益。创造顾客,意味着管理应着眼于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时刻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地发展。一位日本企业家说过,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只是要设法留住现有的顾客,更要学会创造顾客,因为不能创造新的顾客,可能连现有的顾客也难以留住。

企业与顾客是一种依赖关系,企业靠其顾客维持生命。顾客既是企业的伙伴也是企业的敌人。据调查显示,顾客中有80%的满意和20%的不满意会最终导致50%的满意与50%不满意这种结果。不满意的客户会转向购买原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成为企业竞争对手的消费者甚至种子客户。如果原有的伙伴客户变为敌人,企业便逐步丧失利润来源,生存环境也逐步恶化,这样的企业必然走向灭亡。

案例:丰田借力通用挺进北美

1980年,丰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第二年,日本《对美出口轿车自主限制协议》生效,为了不失去美国市场,日本各厂商开始考虑在美国设厂。

对丰田而言,在美国设厂有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丰田的生产管理方式在美国是否行得通?与美国汽车工会的关系如何协调?显然,与美国本土公司合作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

“如果不能打败他们,就与他们合作。”与丰田联合建厂的建议是通用公司原总裁劳格·史密斯提出的,在他看来,尽管通用采取了多种措施,仍难以在竞争中取胜,丰田随后欣然同意他的提议。

1984年2月,丰田与通用的合资公司NVMMI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丰田负责制造,公司采用丰田的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通用负责销售,产品使用通用的商标出售。

双方合作,各有所图。丰田可以借此熟悉美国的生产环境,避开贸易壁垒,为独资办厂创造条件。通用则可以深入学习丰田的精益管理方式,利用丰田的小型车来填补市场空白,并依靠日方的管理经验,降低生产成本。

在成功合资经营NVMMI的基础上,丰田从1986年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独资设厂,并逐渐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

“当地主义”战略——让企业政策深入人心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存在于社会,社会的承认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市场、客户对企业的认同决定着一个企业是不是能够在社会、市场立足生存发展。企业必须赚钱,但企业赚钱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就像人没有空气不能存活一样,企业没有利润依然不能存活。但企业必须有超出利润之上的更高层面的追求,就像人不是仅仅为了呼吸而活着一样。企业也不是仅仅为了利润而生存。企业还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而赚钱,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案例:可口可乐的“本土品牌国际化”

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伍德鲁夫是个精明能干,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在美国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他认为有必要另辟市场才有出路,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喝上可口可乐”。 然而,要打开国外市场谈何容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料,且占据着国内的市场大量份额。再者,各国的人民都有不同的习惯。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伍德鲁夫最后还是成功了。可口可乐成功地进入别国市场,并迅速占有了市场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伍德鲁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制定了“当地主义”战略。他在当地设公司建厂,在当地招收工人,有利于当地的就业;资金在当地筹措,有利于当地扩大投资,获得利润。同时又积极地帮助当地人开发资源,为当地的人提供了众多的福利。可口可乐公司的政策深入人心,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当地人也给予可口可乐公司极大的支持和协助,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口可乐公司就这样在当地扎了根,并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