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关”之“痒”(1)

绩效-剑:企业欲上市,管理先上市 作者:李玉萍


第一节“年关”之“痒”

尾年初,对于企业老总来说,并非一段轻松愉快的日子。年关“难”,难在“关”上——人情关、奖金关、总结计划关、跳槽关……。

人情关——企业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如合作伙伴关系等;

奖金关——年底发钱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发放不均,同样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总结计划关——总结过去,计划将来。往往是总结不够,计划不妥,徒然浪费了太多时间;

跳槽关——年后就是“跳槽”高峰,跳槽必然都会不同程度给企业带来影响。

站在落地窗前,可以一览这个城市的繁荣。二十多年前,S城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具有120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华立集团所在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座城市的高科技民营科技园,他们的写字楼也是该高科技园中的标志性建筑。站在75层的高楼上,可以一览S城的概貌,在大厦下面奔忙行走的都市白领如同蚂蚁一般,这让聂董多少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现在聂董的心情紧张而又复杂,是不是因为年关来临的缘故呢?

二十多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身为华裔的聂董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国内蓬勃的商机,便满腔热情投身创业。凭借语言的优势,聂董首先开始在中东地区做起了电子产品的贸易业务。古朴、执着的本性,让聂董创办的华立公司在五年内就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贸易额的逐年上升,华立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贸易获取利润这种简单的盈利模式,而推出自己的品牌,通过现有的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出去成为公司新的发展方向。于是,2000年,聂董开始收购三环公司开发自己的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华立。目前,公司已发展为可以独立生产“华立”电脑板卡、并实现板卡自主研发生产、创立自有品牌的电脑整机到实现自主研发生产高性能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及其周边设备的大型企业。可以这样说,华立的这一步是跨越式的——从贸易商到制造商,从战略发展上看是颇具有眼光的。此后的几年,华立三环在良好的市场背景下发展极快,销售额从最初的500万元,猛增到现在的每年15亿元。

华立电脑产品定位为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凭借已经初步形成的规模优势,华立电脑曾经率先在行业内刮起电脑降价风潮。其先后打造了“霸霸”显卡、“华银”主板和“华立”电脑等国内名牌产品。其中,“霸霸”显卡自2001年起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在《电脑报》“2003年中国板卡品牌调查”中被评为“最受信赖品牌”、“专家推荐品牌”和“最佳性价比品牌”;“华银”主板位居国内十大主板品牌之列;“华立”家用台式电脑在2003年8月面市两周年之际销量已名列国产品牌第二;2003年2月诞生的“华立”笔记本在面市一周年之际市场占有率也已居国产品牌第二名。

此后,华立又先后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于房地产、快递、百货零售等项目,不过这些公司主要还只是参股公司,华立公司的重点仍然在华立三环。华立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团公司。2003年,集团公司的整体业绩不错,总销售额达30多亿元。华立集团总注册资金达3亿元人民币,上缴利税2.1亿元人民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