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领导者的智商(4)

卓越领导者的智慧 作者:陈树文


领导活动过程就是先知先觉的人领导后知后觉的人,再开发不知不觉的人。一个领导者对自己不知,对领导活动领域的事情和规律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明,就不称职。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有先见之明,想法和创造都先于他人,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为经营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先知先觉的境界,但不断学习就能让人更向上一层。

伟大的人物在其辉煌成就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一辈子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读书充实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尼克松一生勤奋好学,喜好读书,在他的自传体著作《在角斗场上》曾说:“阅读是我人生的最大嗜好。”阅读的良习与他的母亲有很大关系。尼克松的母亲知书达礼,文化素养较高,在尼克松上学之前,她就在家里提前教会了他一些课程,并引导他去阅读书籍。受母亲的影响,尼克松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看书,每天做完作业和家务劳动后他便独自坐在壁炉边,沉浸于书的世界之中。到中学时他就被称为博学的小百科。广泛的阅读不仅使尼克松增长了知识与才干,而且养成了良好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为他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提出:“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古人讲:“善学者如闹市求前,摩肩踵足,得一步便紧一步”,强调一个“紧”字,这正是由知入智的读书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读书当成一种不可割舍的嗜好,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充实、丰富而又多彩。

读书是一种清高的心灵活动,读书一向被称为雅事乐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新加坡的企业家也特别重视读书活动,他们经常聚会在茶馆讨论读书心得,认为“茶也醉人不须酒,书能香我何必花”。领导者应以此自勉。

2.多见。足智必先多知。智商高的领导者是个有思想的人,“思想”二字的解释是,“思”是心中的“田”,“田”大“思”就大;“想”是心中的“相”,见过的东西心中才能成“相”。井底之蛙和井边之蛙心中的“田”和心中的“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领导者必须在增广见识上下功夫来提升自己的智商。

多见,最忌讳对观察对象和观察环境蜻蜓点水般扫视和浅尝辄止的理解。靠走马观花见到的东西,就认为自己这个也清楚、那个也明白,以为什么都了然于胸了,就一定会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以偏概全的片面性错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