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点石成金的神秘法术(2)

像索罗斯一样投资 作者:成步云


在有了一定的投资意向后,如果有可能,索罗斯总是会尽可能的去实地调查。他渴望自己在现实的环境里验证自己的理论,一切逻辑上的推演和所谓的数学公式都是靠不住的。就像鹰在发动致命一击的前夜一样,索罗斯的观察总是非常谨慎的。

所以当1990年索罗斯观察到英国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后,他欣喜若狂,他一直在搜寻的机会已经到来了。索罗斯认为英国加入汇兑机制是一个失误,英国的经济本身就不强大,加入汇兑机制会把英国拖入统一新德国的利益共同体。德国正值国内百业待兴,如果英国经济出现问题,要德国伸出援手则非常值得怀疑了。

因此,索罗斯笃信英国的金融市场有利可图。市场的普遍反应是人们认为柏林墙的倒塌,伴随而来的将是一个新的联邦德国的东山再起与繁荣昌盛。但善于捕捉时机的索罗斯认为新德国在统一后将要渡过一段困难时期。为顾及本国的经济问题,德国会将金融的重点转向国内并同时解除次要的对外经济联系。

当英国犯了一个错误时,索罗斯认为适当的时机已经到来。他毫不犹豫地出击了。他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并购进了60亿美元的马克和少量法国法郎;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假定一个国家的股票会随着其货币贬值而升值);投资于长期的德国和法国债券市场,同时卖空德国和法国的股票(德国的马克升值将损害其股票,但对债券有益,因为利率将降低)。索罗斯在这场赌博中运用杠杆手法投入了100亿美元,迫使英镑退出了欧洲汇率体系,并最终利用卖空英镑的方法击溃英格兰银行。稳赚20多亿美元不说,同时还宣告了“金融大鳄”时代的到来。

1997年7月2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再次发起对泰铢的猛烈冲击,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下跌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亚洲金融危机序幕由此拉开。

为偷袭亚洲货币,索罗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索罗斯当年亚洲战营里最主要的操盘手之一罗德里·琼斯(RodneyJones),在10年后回忆起当年情景时,仍然长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那十几个月,历历在目!”

琼斯是索罗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他以中国香港为中心,并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琼斯和他的团队经常往来于东南亚各国,他们造访房地产开发商,接触操盘手,甚至也跟当地的银行以及记者沟通。

索罗斯发现,泰国股市在1996年依旧低迷,房地产市场则风生水起,但房产的兴起更多是源于海外资金和国内的银行推波助澜之功。整个楼市泡沫已经很多,部分开发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难,但银行还是帮开发商找来很多美元贷款。

资产泡沫堆积、外资不断涌入、银行短期外债高筑、开发商勉力支撑但已开始摇摇欲坠,“这些信号综合起来后,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仔细研究,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局势如何发展?”

基于他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数据,索罗斯开始注意到又一个令他心驰神往的攻击目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为你不去攻击它,有更多稍后醒悟过来的投机商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而为了确定做空泰铢,索罗斯和量子基金团队整整提前准备了6个月,逐步建立起空头仓位。

1997年1月,索罗斯基金联合其他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一开始就是大肆抛售泰铢,泰铢汇率直线下跌。在对冲基金气势汹汹的进攻面前,泰国央行入市干预,动用约120亿美元吸纳泰铢,一方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息率,三管齐下,泰铢汇率暂时保持稳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