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点石成金的神秘法术(6)

像索罗斯一样投资 作者:成步云


基于可预测的市场认识论,大部分的投资者总是有自己的特定投资风格。因为投资是理性预测的结果,而预测则是科学计算的结果。

索罗斯也许天生就是一个天才,他不靠每天的精确计算来决定投资。相反,索罗斯选择了最难把握的市场转折点和市场缺陷作为赚钱的工具。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原名为双鹰基金(DoubleEagleFund),由索罗斯和吉姆·罗杰斯一起投入25万美元成立的。量子基金的得名源于他们对德国伟大物理学家海森伯的纪念,海森伯发现了量子物理的“测不准原理”,而索罗斯对金融市场的基本观点就是测不准。

基于对市场理性预期的怀疑和对投资者心理偏见的洞识,索罗斯总是在传统教条之外寻求投资市场。索罗斯认为,投机金融市场的关键在于把握转折点。即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在投资者的偏见作用下使得价格偏离价值,直到人们无法接受的不合理价格。在偏见引导下的投资者并不一定都是失败者,只有那些没有及时醒悟过来的投资者才会在市场的崩溃下破产。

当然,当我们认真地去分析索罗斯投机发家史的时候,却也不难发现他投资风格的轨迹。索罗斯自己就曾承认过:“在前十年里,量子基金几乎从来没有应用过宏观投资工具;然后,宏观投资变成主流;但是,近来我们开始在工业资产上投资。我不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来操作,我是寻找游戏规则里的变化。”

说是无招,说是没有投资风格,其实都是相对的:无招即是招。索罗斯的无招,说得正确一点,就是设法改变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各种状况。

量子基金成立以后,有时做多,有时放空,时而玩股票,时而炒债券,期货也没错过,他更算得上是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鼻祖之一。全球各地的主要金融市场都有索罗斯神秘的身影。

虽然每次捞钱的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索罗斯一定要形成一个有利可图的预期后才下手。在索罗斯的投资决策因素中,既有现有市场信息的资料分析,也有实际操盘手的回馈意见,与一般的投资者不同,索罗斯的焦点是对市场行情的宏观把握。

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索罗斯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简单的说,索罗斯在量子基金的初期阶段主要投机股票市场。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索罗斯开始先后投资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地的股票市场。之后回过头来转向美国国内关键的资源、金融领域,如石油公司、银行、国防公司、农业公司的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积累了足够的投资经验,当然在股市牛市和熊市的切换之间索罗斯也赚得盆满钵满了。

在索罗斯的所有赚钱方式中,囤积居奇可以说是他的不二法门。囤积是基于对一个行业行情的精准把握,但囤积的目的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居奇而已,索罗斯等待恰当的时机放空换取利润。

卖空是索罗斯量子基金依赖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论是1973—1974年股市重挫时,还是狙击英格兰银行,抑或亚洲金融危机时,索罗斯无一例外地利用放空方式赚钱。

仅1992年9月16日,索罗斯在这个星期三之前就卖空英镑。而当黑色星期三到来的时候,人们等待的是英镑贬值的末日。索罗斯却坐收渔人之利在卖空后再度买入而稳赚了10亿美元。

索罗斯的投资集团不仅喜欢长期和短期投机,也喜欢投机买卖权、期货等各类金融衍生品,以及归市场所支配的任何东西。不仅美国国内,世界上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市场漏洞的地方,索罗斯都可能到来。中国香港和内地也曾多次受到索罗斯的青睐,只不过由于中国国家金融政策的强硬态度使得他铩羽而归。值得人们谨记的是,索罗斯目前还是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的最大股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