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6)

丰田领导者 作者:(日)佐藤正明


例如,就拿大家口口相传的丰田生产系统(TPS)来说,所有的海外汽车生产商费尽了所有心思希望能够全盘照搬这一系统。在日本和美国,也出版了无数分析这一系统的书籍。但是,这些书中的大多数,说白了,不过就是技术指导手册而已。事实上,TPS可不像听上去那么美好或者那么简单,光凭读一下这些书就能掌握得到。那些花费精力参观了丰田工厂并且下力气亦步亦趋地遵循丰田手册的竞争对手在推行这一系统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碰到了很多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理解这个TPS最早是怎么诞生的。

1984年春天,我有机会和来日本参观的通用汽车的董事长罗杰·史密斯(2007年秋天去世)见面。当时,罗杰坚持认为,"我们本以为TPS有什么难以捉磨的秘密法门,现在我发现它没什么神奇的,借助电脑的帮助,我们完全可以制造出比丰田质量更优异的产品。"

在史密斯的督促下,通用汽车在田纳西州兴建了一个独立的装配了高科技设备的汽车生产基地,开始制造土星牌小汽车。至今为止已经过去了20年,这一项目仍然谈不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有一段时间,在通用的工厂里,也到处飘扬着写有kaizen(修正)和kairyo(改善)的旗帜,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源上了解这一系统的真正含义,那么随后口口声声宣称的对TPS的发展提高也不过就是空喊的口号而已。

丰田力量的"秘密"恐怕就是,在刚起步的时候它就已经遵循着一个非常完善合理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公司一代代高级管理人员在传递接力棒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一传统。喜一郎希望"运用日本式的头脑和技能提升日本的汽车产业,并且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小汽车"。尽管在喜一郎在世的时候,这一梦想并未成真,但是在他的堂弟英二时代,公司推出了卡罗拉汽车,终于使之成为现实。如果他们就此躺在胜利的光荣簿上沾沾自喜的话,那么丰田最多成为一个能够制造廉价汽车的生产商而已。可是,英二却顺势提出了要成为"全球前十位"的新目标,这目标也可以阐释为要达到全球汽车市场的10%份额。当然,达到这一目标也花费了丰田长达20年的时间。

在跻身全球前十之后,丰田又大胆地宣称希望能够在2015年达到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5%。达到15%其实就等同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与此同时,为了不让人们感觉丰田过于霸气,公司又规划了"企业道德"的概念,希望赢得社会的尊敬,并且开发了混合油气动力汽车来及时地应对不断恶化的全球变暖状况。要感谢它旗下的高档品牌雷克萨斯,丰田的企业品牌形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丰田的伟大就在于其数量(规模)永远伴以质量(销售收入)。毋庸掩饰的是,公司的运营并不是一直维持在高收入状态的。它也曾经因为缺少足够的资金而差点濒临破产,也曾经因为不能满足国家排放法令规定的最后期限而受到公众的谴责。

汽车应该算是一种全球性的无差异产品,而管理也同样是无边界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如果你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吃力的话,那是因为你可能碰到很多人名,这些名字对于普通的外国读者来说可能是太陌生太拗口了。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了解丰田究竟是怎么样一步步成为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的话,那么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熟悉这个公司的历史,同时开始认识那些在背后掌舵的领导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