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丰田训诫4:员工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

丰田领导者 作者:(日)佐藤正明


"要友善大方"--丰田训诫第四条显示出丰田所特有的延展的家族管理风格。贯穿佐吉的一生,他总是对待手下雇员如同对待家人一样。喜一郎就亲身目睹过这一切。因此当他把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的专利出售给英国普拉特兄弟公司的时候,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把出售专利获得的25万日元中的10万日元作为特殊奖金奖给那些当年帮着一起开发这一产品机的雇员,而剩下的15万日元除了给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以及丰田自动化织机公司之外,还分给了丰田财阀集团雇佣的所有6千名员工。

丰田自动化织机公司在独立经营的三年间收入达到25万日元。当时已经下决心向汽车行业挺进的喜一郎急需这笔钱,但是他仍然向公众宣布他将亲自监督公司拿出一部分钱作为特殊奖金,并且还在1931年2月5日以佐吉的名义举办了一场持续百天的佛教纪念活动。

15万日元平分给所有下属,意味着每个人可以得到25日元。当时工厂女工的平均月收入是28日元,因此25日元就相当于给每个员工发放了一个月工资的中期奖金。

而当时全球都处在似乎永远看不到曙光尽头的经济危机之中。也许正因为如此,喜一郎的做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各大报纸大肆地宣扬他亲自管理这笔特殊奖金的事迹,大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其结果就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当丰田推出更为精良的高转速纺纱机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喜一郎因此稳固了自己的自动化织布生意,并且形成了大家争先恐后争取自动化生产的商业环境。

喜一郎从不掩饰也总是不断地宣称:"员工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在战后那段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里,当员工从战场上再次回到日本后,公司开始生产制造锅碗瓢盆等任何他能想得到的产品,因为单靠生产汽车,公司无法支撑这么多工人的开支。

当时英二负责搭建瓷器生产基地,而首批加入公司的大学生之一斋藤正一则负责在田间蓄养泥鳅。喜一郎的大儿子章一郎临近大学毕业时,就被派往被人们称为是"地球末端"的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稚内。他的任务是推动当地一家生产鱼肠和鱼饼的工厂逐步升级到机械化生产。

根据1949年的道奇路线3精神,在日本开始推行极为严苛的财政紧缩制度,造成日本经济愈发衰败几乎走向无可挽救之地。即使是在汽车行业,竞争对手日产汽车和五十铃汽车也不得不先人一步开始大量裁员。尽管如此,丰田毅然谨守丰田训诫,没有进行任何裁员。它们这么做的一个原因也应该归功于其关联纺织企业如丰田自动化织机公司等当时的效益还算不错,因此能够给丰田汽车提供足够的资金援助。

但是,从常理来说,这么做也不是长久之计。到1949年12月,尽管喜一郎在内心深处很明白公司的流动资金已经快见底了,但是他仍然与工会签订了备忘录,明确表示他是不会裁掉任何员工的。可惜的是,到最后,情况愈发糟糕,已经恶化到要么一起沉下去要么一起游上岸的窘境了。1950年年底,眼见公司濒临破产边缘,丰田终于撑不住了,在次年春天开始裁减员工。这一切最终导致了劳工纠纷,也最终迫使喜一郎引咎辞职以缓解当时的局势。

时至今日,在丰田公司里,亲身经历过当时那些令人揪心岁月的人只有英二一人了,但是从那时起,所有丰田公司的领导人都被告知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运营一个公司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除了那唯一的一次,之前和之后,丰田都没有裁减过任何员工。不管情况如何都不应该随意削减人员,至今为止,一直是丰田公司的信条之一。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够让丰田的员工们内心深处不必再为自己的前途胆战心惊,能够更全力地聚焦于推行TPS。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