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

——《庄子》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是佛教常说的话;“仁者无敌,智者不惑”却是儒者挂在嘴边的话;而庄子也说过“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妙语。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南怀瑾对于人的修行自有看法,他对内外修行的点拨对人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他将《指月录》视为一部奇书,但这本书很难懂。书中讲了二祖拜师一事,以此说明心安之法。

二祖未出家之时已经是个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他讲《易经》受到众人追捧。及至出家后,二祖又修了8年禅定。他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向达摩祖师求法,但后者不为所动,二祖于是断臂明志,达摩祖师才问二祖想求什么,二祖只说:什么是安心法门?要知道,二祖已经在博学之外又修行8年,尚且觉得心里难以清净,可见这个问题有多重要。

二祖跟了达摩祖师多年后,祖师告诉他修行法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世上修持之人非照这四句话不可。“外息诸缘”就是不要考虑外界的事物,这是许多人不能达到的境界,也是觉得人生痛苦的原因,人永远都有攀比心,忙完这个忙那个,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外缘”就永远息不了。“内心无喘”是修行时不呼不吸以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等到“心如墙壁”后,就会内外隔绝了,不为外界的事情动心,就没有妄想和妄念,这就算是入道了。

二祖悟此法门,在将衣钵交付三祖以后,到处吃喝乱逛,比济公还要过分。这与他的前半生形成鲜明对比,人家不禁要质疑:你怎么能进出酒店呢?二祖哈哈一笑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当欲望不能满足时,内心的喧嚣就开始升腾,宛如平静的大海上掀起波涛。即使这个欲望实现了,又开始了下一个目标,似乎永远不能从里走出来。在这个空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身处闹市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尤其难得。安宁并不只取决于外界,真正的宁静源于内心。陶渊明早就点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国王想要宫廷画师描绘一幅表现安静的画,最终有两幅画入选,一幅是安静的田园乡村,平淡祥和;另一幅却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但在悬崖上的鸟巢里却有几只雏鸟睡得正酣。国王三思之后留下了后者。这可真应了诗人王籍的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人一定要内外兼修,不为外界迷惑,时而高兴时而沮丧。 试想一下,人的内心一直在和外在的事物相抗衡,如果外强内弱,人就被压垮了;如果外弱内强,人就稳住了。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在考量我们内心有多少坚守。

于丹说过,人永远都是在迷思之中,什么叫智者不惑?这个“惑”,上面或者的“或”,就是多元选择,下面一个“心”字底,托住了,这个选择就是你的;托不住,你就被选择带着满世界跑。《庄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全世界都表扬你的时候,你也不自满,全世界都责怪你的时候,你也丝毫不会沮丧。能如此,就是因为能够确定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有什么区分,要能够明辨荣辱,不为所扰。

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里,人们很少敢于挑战传统。但发明了望远镜的伽利略敢于怀疑一切,即使对古希腊伟大的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也不是盲目相信。亚里士多德看到石子比鹅毛降落得快,所以他说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这和人们的感受很像,也很自然地被人们接受。

但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无关,鹅毛因为受空气浮力才下降得比石头慢。他不怕前人的盛名,也不惧别人的压力,坚持己见,并爬上比萨斜塔面对公众,将一大一小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扔下,证明了铁球同时落地,将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

后人在评价伽利略时,除了称赞他的学识,也称赞了他的坚持和勇气。如果没有对自己的信心而是盲目追随先人的知识,那么他很难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不是他逆水行舟,抗拒潮流,说不定现在我们还会认为10磅的铁球肯定比1磅的铁球先落地,前者的速度是后者的10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