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金融危机”——中国崛起路上最大的机会(5)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作者:隋鹏达


 

“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文化趋同,将长治久安和维持社会和谐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为经济自由优先于政治自由的社会契约提供了支撑。它掩盖了中国经济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把握机会。中国不是沿着预设的路线发展经济的,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实践中学习,对于非预期结果和无法预见的事件灵活应对并注重实效,符合邓小平所推崇的“摸着石头过河”。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模式”及其实践后果给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模式”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二、“中国模式”所导致的“中国崛起”,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一些有远见的国外政治家和思想家已经看到,它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格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三、“中国模式”影响着全球治理。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平发展这些都是“中国模式”的重要内容,遵循着这些战略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社会,更多地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更多的力量,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例如,中国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反恐的积极态度和有效合作,明显地增强了在这些领域内的全球治理效果。

各国如何借鉴中国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最重要的不是看中国怎么做,而是破除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积极依照独特的国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是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与此相对应,中国模式是快速发展的模式,是有效转型的模式,是大国崛起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模式。中国模式作为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一些发展中国家看重中国高速发展的经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举措,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当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贫困。中国模式解除和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有没有能力消除贫困的疑问。现在对中国模式感兴趣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那些发展水平低于或接近于中国的国家,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近些年,中国模式在非洲就有较大的影响,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在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历经动荡和经济落后的非洲,希望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如何处理稳定与发展,如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中国模式无疑值得参考和借鉴。

一些转型国家看重中国有效转型的经验。在20世纪末期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不少国家经历了经济体制等方面的转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国家经历了磨难甚至失败。比如俄罗斯,转轨中采用理论上“看上去很美”的“休克式激进疗法”。然而这导致一段时期俄罗斯经济连续多年的严重衰退,社会失业和人民贫困现象严重,私有化导致了社会财产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已下降了一半。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拉美经济危机、东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经济危机。这些危机有诸多原因,但或多或少都是由于在转轨中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休克疗法等。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渐进改革则提供了另一条成功转型经验,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反思。

一些大国看重中国和平崛起的经验。以前的“亚洲四小龙”曾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典范,这引起很多类似国家的学习和模仿。但它们毕竟是小国或地区,对大国的影响有限。在冷战后世界格局分化重组之时,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地区大国都在寻求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以求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素有“金砖四国”之称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和巴西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四小龙”相比,这些大国的崛起影响更加广泛、深远。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而且是一个饱经灾难的大国的复兴。俄罗斯、印度、巴西以及埃及等具有远大志向的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模式给予了赞许,对中国崛起之路倍加关注。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中国模式的启发。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各国在艰难中探索。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巨大提升,为这些国家坚持社会主义提供了力量支持。而中国模式的兴起,对这些国家既是鼓舞,也提供了一些经验。越南在很多方面就借鉴了中国的做法。古巴和朝鲜开始的一些改革,也借鉴到中国的经验。不少古巴经济专家认为,古巴与改革前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古巴和中国在国情、人口、经济力量等诸多方面也有许多差别,古巴不能完全照搬中国模式,而是应该在积极学习的基础之上,根据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中国模式对世界各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是客观的,也是积极的,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中国模式还在发展。一方面,中国模式自身还不成熟,还在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模式的精髓是依照国情走自己的路。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在发展模式上应当百花齐放,并且互相学习和借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