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中国人真的勤劳不富有吗?

疯狂的人民币 作者:周德文


从炒房、炒煤、炒黄金,到炒棉、炒电、炒矿产,虽然没有完全涵盖温州资本的投资领域,但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温州资本的流动轨迹:

1999年,温州民间资本开始进驻上海、杭州等地房地产市场。2001年,温州资本兵分两路,一支购房团前往上海,另一支前往杭州。仅此一年,投资在房地产的温州资本就高达2000亿元。而“温州炒房团”也由此诞生,至此,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飙升。

2002年,全国能源紧缺,煤炭价格更是不断飞涨。面对煤炭这个高投入产业,山西煤老板自有资金有限,温州资本找到了用武之地,浩浩荡荡涌向山西煤矿。当时,“在山西任何一个产煤县市,都活跃着温州炒煤团的身影”,山西省60%左右的煤矿被温州人收购。根据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山西由温州籍投资者经营的中小煤矿有300多座,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年产总量约2000万吨,占山西煤炭年产量的4。5%。

2003年,由于棉花减产,全国棉价上升,温州30亿资本进入产棉大区新疆,收购新疆棉花,新疆棉花价格一路飙升,温州资本在第二年获利退出;2003年,全国普遍出现“电荒”,几十亿温州资本轻松进入四川、重庆等水电资源富饶的地带,刮起阵阵“红色热浪”;2006年,商品期货呈现牛市,温州资本开始将触角伸向有色金属矿产;2007年,石油价格上涨,50亿元温州资本涌向西部,大量收购油井……

与此同时,温州资本并未满足于在国内的东突西奔,还“插足”于国际市场,在欧洲经营小百货,在美洲打造零售连锁巨头,甚至炒房炒到了迪拜。位于巴黎市三区的市长街和庙街一带,过去一直是犹太生意人的地盘,如今却成为温州人在巴黎的聚集地之一,街上汇集了温州人经营的服装、皮具、首饰等批发零售商店。

在温州人频繁的资本运作中,最受关注的,无疑就是炒房团。有人视他们为投资理财的高手,更多人认为他们是扰乱市场秩序的炒作者,炒高了房价,是很多人买不起房子的罪魁祸首。

2001年8月18日,温州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间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由此,“温州炒房团”诞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