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热钱在炒作,风生水起(3)

疯狂的人民币 作者:周德文


尽管民众对于绿豆价格上涨表现了“骨气”,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豆可望不可即的价格切切实实影响了日常生活。而且,这种暴涨“习气”还带动了其他杂粮品种跟风: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5月糯米价格上涨了70%;黑豆价格从2009年5月的7元/公斤,上涨至2010年5月的20元/公斤;薏米的价格也由10元/公斤上涨到40元/公斤。涨幅都在2~4倍。

绿豆“得道”,相关产品也随之“升天”,即使连与绿豆相关的食品,如绿豆芽、绿豆糕、绿豆汤等,价格也随之上扬,一些地区的绿豆汤不仅从1元涨到2元,而且还被民众形容为“能照出人影来”。

此前的销售难题,现在俨然成为菜市场上的新晋明星,面对难以控制的绿豆、黑豆的涨价,人们戏称为“豆你玩”。

然而,就在“蒜你狠”、“豆你玩”两个热门词语成为国计民生的关注焦点时,玉米也不甘示弱,刮起了一阵“玉米疯”。

根据农业部2010年5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09年2月起,玉米价格一直保持涨势,涨幅高达33。3%。2010年5月第三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已突破2元/公斤,同比上涨26。9%,直追大米价格。而食品商务网上的上海曹安菜篮子股份有限公司5月20日报价,玉米均价已达2。6元/公斤,同期大米均价为2。13元/公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频繁化的个例,似乎已经是民众难以跨越的围栏。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统计,仅2010年一季度,全国28个品种的蔬菜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6。98%。

农产品价格的暴涨,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对于大蒜、豆子、玉米的涨价起了轻松有趣的名字,但自己的内心却肯定幽默不起来。无论是“蒜你狠”、“豆你玩”,抑或是“玉米疯”都无疑是一种讽喻,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的心态。菜比肉贵,消费者生活压力猛然增大,口袋越来越瘪,恐怕难有心情取乐。

而且,如果这种脱离实际价值的“疯狂价格”游戏得不到遏制,还有可能演变成全面通胀的导火线,到时,就不再简单的“豆你玩”,而是真正的“蒜你狠”了。

“蒜你狠”,到底是谁狠?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中,价格的上涨从来就不缺乏理由与借口。但是,某个地域、某个节点的某种物价出现巨大反差和波动,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加之,农产品价格的暴涨会危及到人们生活,人们在惊呼“买不起”的同时,自然会开始寻找暴涨原因。

于是,各种猜测与推测纷至沓来,自然灾害、农民、中间商,到底是谁在制造暴涨?谁才是那个最狠的角色?

自然灾害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