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当代主流理论:后凯恩斯综合理论(1)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作者:(美)海曼·P·明斯基


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尽管企业与货币在我们真实经济中很重要,尽管它们产生了大量而复杂的问题,但是在一个没有企业与货币的简单交换经济中,市场通过自身力量达到经济协调之特点显而易见。”[ Milton Friedman, Capitalism and Freedo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根据这个观点,“货币作为一种促进交易并促使买卖行为被分成两个部分的工具而被引入。”[ 同上。“引入”是指引入理论而非引入真实经济中。]经济理论家们所构建的那些模型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即从理论上来说,虽然是在严格的条件下,但对于不受明显控制的市场来说,有可能实现连贯性的结果;此外,这种抽象的经济还不存在破坏连贯性的内在过程。因此,在债务紧缩的螺旋下降阶段或通货膨胀加速时期,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不连贯性并不适用新古典经济理论。

到1930年前后,过去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了。根据新古典理论的观点,应该是外部的剧烈冲击导致了这样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当时除了股票市场的崩溃之外,并不存在其他所谓的剧烈冲击。[ Peter Temin,Did Monetary Forces Cause the Great Depression?(New York: , 1976), and Milton Frideman and Anne Schwarta, A Monetary Hia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认为在大萧条之前确实存在严重的干扰因素。Temin认为,之前的严重干扰因素是消费的下降;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则认为是货币供给的减少。对他们来说,经济大萧条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主流经济理论并没有对股票市场的崩溃、随之发生的债务紧缩以及股票市场的崩溃如何能够导致经济的严重衰退这些问题作任何解释。尽管介绍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爆发的经济周期、金融危机和严重衰退,但是上一章介绍的新古典理论却没有对这些事件进行解释。美国经济在1929—1933年发生的严重衰退,伴随着一系列金融市场危机、大量的银行破产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失业。在那几年里,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破产经常发生,并且其间常有突然的破产发生。这就明确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有必要更好地理解为何我们的经济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经济学界的重要工作,并且由此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一个新的理论脱颖而出——凯恩斯赢得了这场理论革命。[ 凯恩斯在给萧伯纳寄去的一张明信片中写道:“我相信我正在写一本经济理论方面的书,这本书将使人们思考经济问题的方式产生大规模的革命。”引用于Roy F. Harrod, The Life of John Maynard Keynes(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51)。]

1931年8月,凯恩斯阐明了货币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以及货币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的观点,这与新古典理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的资本财富由大量的真实资产构成——建筑、商品存货、制造过程中和运输过程中的商品,等等。然而, 这些资产的名义所有者为了拥有它们必须不断借钱。那么,按此推断,财富的实际所有者是对货币,而非真实资产拥有要求权。这种“融资”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系统,银行作为中介,通过吸收定期存款,并将这些存款贷给需要资金的客户,从而保证其能够为真实资产的购买融资。真实资产和财富所有者之间的这层面纱,正是货币在现代社会最具标志性的一个特点。[ John Maynard Keynes, “The Consequences to The Banks of The Collapse in Money Values”, Essays in Persuasion: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vol. 9(London: Macmillan, St. Martin's Press, for the Royal Economic Society,197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