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节:十、竞底战略的问题(1)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作者:孙力


十、竞底战略的问题

1.竞底所利用的,大多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因此,这种战略很难充分运用人类的智慧成果。

2.竞底很容易养成思维定势,使人变成思想上的懒汉,最终只会竞底,不会竞优。举个粗糙的例子,如农夫使惯了锄头,当他拿起笔头时,那笔头就有千斤之重,最终他绝不可能用笔头画出联合收割机的设计草图,而只能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

竞底也将固化中国的后发劣势。

3.国际产业如同不断游走的牧群,时刻追逐水草丰美的洼地,因此,竞底企业家必须时刻担心自己所在的产业下半年、明年可能会转移走,这使得他们生活在梦魇之中,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经营企业的乐趣,而是生活在竞底的压力中,并不断地把这些压力转嫁给他的被竞底者。

4.竞底组织只能过最基本的生活。因为稍有品质的生活一定是远离底线的生活,这样就马上会面临更接近于底线的竞底者的竞争。如目前珠三角就担心产业移往内地,中国就担心产业移往越南、柬埔寨等更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结果必将形成产业空洞,GDP停止增长甚至下滑,生活质量降低。

5.竞底与和谐社会天然相悖,因为被打到底线的被竞底者心存怨恨。竞底不可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有长远的企业文化,更不会产生对人类社会有深远价值的原创发明。

竞底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伟大的时代,最后也无法使中华民族以领导者的身份进入世界民族之林。

案例:竞底理论对《厚黑学》的诠释

20世纪中国出了本奇书《厚黑学》,作者李宗吾,原名世全,入学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丘。二十五岁思想大变,认为与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为宗吾。

李宗吾为人正直,聪颖机智,治学严谨,几十年间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愤而写出《厚黑学》一书,开创"厚黑学派"的一家之言,后被誉为"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厚黑学》以三国的曹操、孙权、刘备为例,说他们的成功秘诀不外乎两条:一是良心要黑,二是脸皮要厚。声称圣人乃是厚黑徒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臭,无形无色"之境界。

虽然李宗吾列举的案例不多,但"厚黑"两字,还是颇为准确地反映了竞底的两种形式:

所谓的"黑",就是对他人要狠心,这就是对外竞底要决绝。因为对他人不狠心,过多地怜香惜玉,自然很难把被竞底者打到底线。而反过来说,心"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把别人打到底线。

所谓的"厚",则是对自己狠心,能忍他人所不能忍的屈辱,需要何等的忍耐力!这就是对内竞底。"厚"的最终目的,当然不是只为了对内竞底,而是为了积蓄足够的竞底实力,然后择机变"黑",狠狠地对外竞底,将压在自己头上的竞底者打到底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