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节:二、底线的特性(2)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作者:孙力


一千平方米内,果皮不能超过两片,那瓜子壳、碎纸片、烟头、塑料袋又应该控制在多少以下呢?

垃圾站里的苍蝇不能超过两只,那蚊子、蟑螂、老鼠、跳蚤又应该在多少以下?如果检查的时候不幸飞来三只苍蝇,应该对环卫工人作何等处罚?

如果让制定规范、发布规范的人,去实际按照这个规范做一个月环卫工人,那他们的表现能打多少分呢?再退一步说,这些制定规范、颁布规范的人,有没有朋友、亲属在武汉市做环卫工人呢?

无独有偶,江苏、上海、太原、大连、绍兴等地的环卫局,都对垃圾转运站的苍蝇规定了两只到六只的不同数量。

说到底,制定规范和颁发规范的人,都是竞底者。他们闭门造车,根本不考虑规范的可操作性,就炮制出一个看起来漂亮的东西,准备以此向环卫工人竞底。而环卫工人作为被竞底者,也只有无奈地默默忍受。这就是中国的普遍现象。

但实际上这种规范,完全是官样文章。如果真的按此规范严格执行,在检查工作时,必须有四名以上工作人员,一个人盯住一个方向,这样才不会冤枉环卫工人。当甲盯住的东面苍蝇向南飞动时,他必须立即对乙喊叫:"喂,我这边的苍蝇飞往你那个方向去了,这一只不算",或者说:"我这只还在这里,你那里又发现两只?好,这个垃圾站违规了。"

白天检查垃圾站的苍蝇数量还好办,晚上又该如何检查呢,难道要把探照灯支起来,把垃圾站照得通明透亮,然后再逐个角落检查吗?

如果不能这样检查,那么制定规范是开玩笑的吗?

显然,这完全是可笑的规范。可笑之处在于,垃圾站多一两只苍蝇,会有什么本质变化吗?

这,就是竞底!

为什么这条规范令人捧腹呢?因为两只苍蝇根本不构成底线,只是坐在办公室的竞底者,拍拍脑袋简单地把它规定成了底线。这样的底线并不会有权威性,只会成为竞底者向上交差、向下施压的工具。

虚假的底线既然没有权威,为何竞底者还要制定、公布出来呢?因为虚假的底线也可以用来对被竞底者进行竞底。

如前面所列举的武汉环卫规则案例中,派去垃圾站检查工作的检查员,如果想对负责垃圾站卫生的清洁工竞底,可以这样对环卫工人施以颜色:"老张,你也看到了,这里有三只苍蝇,怎么办?"

如果老张没有背景,他就不得不打躬作揖,送上几包香烟,甚至拉对方去馆子里撮一顿,才能让检查员睁只眼闭只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