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节:三、底线类型(9)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作者:孙力


"如果不是我对这份事业有如此的激情,我绝对坚持不了。"

2006年,比尔·盖茨在他的住宅里招待了胡锦涛,让中国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只用了三道菜。

比尔·盖茨认为,他生活中最大的挥霍,可能是打扑克牌输钱--最多不过五百美元。

因此,当比尔·盖茨退休时,他已经享受了"工作"这个幸福的竞优过程,而580亿美元的财富,可以说是社会给他的额外奖励,这笔巨额财富在比尔·盖茨的眼里,绝不比工作的乐趣更重要。

有中国人说,比尔·盖茨的捐赠是为了逃避遗产税,这显然是以竞底小人之心,度竞优君子之腹。实际上,当小布什总统刚上台时,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曾经考虑要用取消遗产税的方法来促进消费,而以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为首的上百名美国最富有的人联名给白宫写信,呼吁不要取消遗产税。显然,慈善事业也是比尔·盖茨热爱且擅长的活动。

美国股神巴菲特正是欣赏比尔·盖茨比自己更强的"花钱的能力",曾将自己赚得的370亿美元,捐献给后者的基金会。

巴菲特对工作的看法也很有意思,他认为:"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巴菲特喜欢研读目标对象的公司报表,他从中获得了猎人寻找猎物的快感,因此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享受他的投资生涯,他也一定认为,巨额金钱是人生对他的额外报酬。

巴菲特说:"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好一些。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长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哲学家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生活的关键是要弄清谁为谁工作……吸引我从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让你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你没有必要为成功而打扮……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

"我们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心安理得,也不为他们的反对而担心。"

巴菲特76岁时再婚,当记者问起度蜜月一事时,他的新婚妻子说:

"他在办公室的每一天,都是度蜜月。"

对于金钱改变自己的生活,巴菲特则认为私人飞机是钱改变他个人生活方式的唯一一点。

巴菲特的三个孩子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基金会,他也给这几个基金会捐赠,但金额加起来还不到给盖茨基金会的零头,因为"他比我花钱更有效率"。

他认为,捐赠和做股票买卖一样,应该把钱交给最有效率的人来经营。

在美国富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体验,而对财富的享受,只是体验的一种形式,不能让孩子由于财富过多,而影响了他们对生活其他方面的体验。他们希望孩子通过创造自己的竞优生活,而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巨额财富反而有可能破坏了他们的生活。正如美国希尔顿酒店的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以其奢华的生活和"丑闻女皇"的名声,闻名于世,这显然不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明智的富人所希望看到的。

而反观中国的富人们,他们大多采用竞底的方式聚敛财富,长期牺牲生活质量,财富是人生对他们的唯一回报。如2008年富豪榜首位的国美老板黄光裕,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扑到公司的经营上,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日常娱乐只是偶尔看看电视,他从来没说过自己很幸福,却总是抱怨太累,说如果重新择业,第一就不干零售业。(2008年11月,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被警方带走调查,媒体报道其在港澳赌博,输掉80亿之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