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3)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作者:叶楚华


即便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并未遭遇特别严重的就业寒冬,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比例是26%,今年与去年相差并不大。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比如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2.3%,达到49,754美元。

这么多专业起薪逆势上涨,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质在提高,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严重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长期吸收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技术、垄断性、“虚”的产业,这些高技术和虚的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高技术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需要大量大学生的,本国的学生还不够用,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就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美国仅经营品牌符号本身,物质产品放到中国大陆来生产)、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少量奢侈品等等,这几样虚的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的强大工具,而这些产业,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做。

我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美国本土保留的是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等“虚”的层面,这些层面恰恰是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完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