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节:郎咸平之谬(2)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作者:叶楚华


因此,我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但政治层面只一笔带过: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其二,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

我们回到经济层面作为探讨的重点,毕竟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产业“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什么“6+1”。

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就能大大改观,韩国都能创造出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难道中国举全国之力就不能做出一个来吗?

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陆支撑着。虚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可以虚拟化经营,让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为什么生产物质产品,我们只须雇佣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须知,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团队就聘请了五百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