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活生生的黑客,活生生的入侵(2)

黑客江湖1:疯狂的硬盘 作者:银河九天


拿水杯的人坐回讲台,打开电脑,说:“大家肯定想知道Cobra作为一个知名黑客,都曾做过什么事情,也肯定想知道中国黑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史。别着急,我给大家做了一个专题,看完这个专题,大家就都会知道的!”

投影机在幕布上投下一个标题--“中国黑客发展简史暨中国黑客年鉴”。随即会场的灯光一暗,背景音乐起,专题开始播放。理工大投资几十万打造的数字化阶梯教室,效果还是不错的。

胡一飞在“狼窝大本营”上早就接触过很多类似的专题文章,对于中国黑客的发展史也了如指掌,但还是头一次看这种形式的专题片。专题片中大量的图片资料,都是网上找不到的,它们清楚地交代了中国黑客发展中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团体。每到激昂处、低沉处还配合着与之切合的背影音乐,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最早出现的是“窃客”,他们在中国最初的雏形互联网中介绍国外的优秀软件产品,传播和交流注册码。

后来,凯文·米特尼克这个超级大黑客的传奇历史被引入国内,一时成为国内诸多互联网青年的偶像。“黑客”一词从此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之中,并且开始被人们所牢记。

随后,特洛伊木马程序开始出现,病毒风波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安全前景一片惨淡。当时几乎所有上互联网的人都在忙着杀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至今仍让很多人闻风色变的CIH病毒。

1998年的印尼排华事件,激怒了中国黑客,也促使了国内最早的黑客团体出现。他们攻击印尼政府的网站,谴责其暴行,铸就了以“团结和坚强”为主旨的第一代中国黑客精神。这一团体后来被称为中国黑客界的黄埔军校--“绿色兵团”。

中国黑客自己开发的黑客工具此时开始出现,如大名鼎鼎的流光、溯雪、乱刀,这些工具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小榕。

时间再过去一年,1999年是中国黑客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中美黑客大战,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被炸,使得这场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战斗的规模不断升级。凭借此次大战的辉煌战果,中国黑客从此在世界安全界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红客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并为中国黑客精神加入了新的内容,那就是爱国主义。至此,第二代中国黑客便出现了。

爱国的中国黑客收拾完美国,随后又收拾了抛出“两国论”的台湾,一时声威大振。中国的黑客软件木马冰河在这次战斗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并直接刺激了后来更多优秀黑客软件的出现,木马冰河的作者黄鑫也因此被人熟记。

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的黑客阵营开始出现了分化。红客是其中一支,“绿色兵团”此时也正式组建了“中联绿盟”网络安全公司,迈出商业化的脚步。

时间进入2000年后,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上网的门槛开始降低,黑客的门槛也随之降低。以独孤剑客为代表的一批傻瓜式黑客工具的出现,更是让这个群体开始泛滥,“黑客”一词不断出现在媒体上,炒作得很厉害。这一时期的黑客被称为第三代黑客,他们不再注重技术,而是更加依靠现成的工具,人员的杂乱也让这个群体开始浮躁了起来。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之后的第二次中美黑客大战,给了这个狂躁的群体当头一棒。中国黑客未能在这次大战中再续辉煌,却很大程度上成了媒体口中的“爱国秀”。

大战之后,随着对黑客精神的反思,以及泊来黑客精神的影响,中国黑客群体持续分化,出现了更多的流派。即便是同一个阵营之中的群体,也会再进行深度分化;即便是师出同门的“绿色兵团”,也分裂为了“北京绿盟”和“上海绿盟”。

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分化,黑客大联盟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分散的小团体。这导致后来的中国黑客群体再也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样也再没有出现像许榕生、中国鹰派、netcc、袁哥这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领军式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