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密室之王

连续自杀事件 作者:(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约翰·狄克森·卡尔( 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联合镇。他父亲伍德·尼古拉斯·卡尔曾当选众议院议员。卡尔青少年时期就展露写作的天分,11岁便撰写法庭审判和谋杀案一类的新闻报道,后来还在本地一家报纸做过拳击专栏主笔。

1925年卡尔进入哈维佛学院。第二年他的小说和诗歌就刊登在学校的文学杂志《哈维佛人》上,此后还当上了杂志编辑。1928年从哈维佛学院毕业后,他去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学习。但是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为《哈维佛人》

杂志撰写连载小说,这部作品经过修改扩充后出版,成为他的长篇处女作《夜行》(1930)。小说的主角是先前曾在短篇作品中出现的法国警探亨利·贝克林。

1932年,卡尔娶英国女子克拉丽斯-克里夫斯为妻,两人婚后便在英国定居。卡尔变得很英国化,以至于许多读者认为他是英国作家。1933年,卡尔出版基甸·菲尔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以笔名卡特·狄克森创作的《布拉格宅邸谋杀案》中,亨利·梅尔维尔爵士登场。此后,卡尔交替撰写菲尔系列和梅尔维尔系列,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他的作品风格很具特色,情节布局复杂,谍杀手法奇特,充满喜剧和超自然气氛。更重要的是,他专注于密室和不可能犯罪。可惜由于吸烟,他晚年健康情况恶化,于1977年2月27

日因肺癌去世。

卡尔笔下的密室第一神探基甸·菲尔博士是根据他所崇拜一  的英国侦探作家G.K.切斯特顿塑造的。菲尔是一个胖胖的字典编纂家,装扮很滑稽,穿着披风,抽着海泡石烟斗,留着强盗式的胡子。但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析罪犯的心理,破的案子也相当复杂;卡尔创作的菲尔博士探案作品,是创造力、气氛、意外性和叙事技巧几近完美的结合。包含两桩不可能犯罪以及著名的“密室讲义”的《三口棺材》(1935)在历次密室票选中都名列第一。其他名作还有《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1936)、《歪曲的枢纽》(1938)、《绿胶囊之谜》(1939)、《连续自杀事件》(1941)等。

亨利·梅尔维尔爵士有些像温斯顿·丘吉尔。他甚至比菲尔还要古怪——大大的秃脑袋,奇怪的表达加上不修边幅的外表。梅尔维尔的职业是律师兼医生,但最有兴趣的还是那些不可能案件。登场作品《布拉格宅邸谋杀案》发生在伦敦的一所盛传有鬼的老房子里,案子从一场降灵会开始,一位巫师在会上被枪杀于密室之中。这个系列的名著包括《独角兽谋杀案》

(1935)、《犹大之窗》(1938)、《女郎她死了》(1943)等等。他破解的密室案件一点也不逊色于菲尔,只因没有发表密室诽义显得稍逊一筹。

卡尔的作品集欧美浪漫本格之大成,侦探小说家埃德蒙‘克里斯宾总结他的成就说道:“论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气氛营造的技巧,他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不可能的谜团需要同样不可能的气氛来烘托,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效果。卡尔借助于古老传说、哥特化的场景,自然地烘托出超自然的恐怖感觉。在《女巫角》中,传说身为女巫绞刑场查特罕监狱典狱长并拥有此处大批地产的史塔伯斯家族继承人注定要断颈而亡,果然在众人的监视之下,史塔伯斯家长子坠楼身亡。梅尔维尔系列的《红寡妇谋杀案》(1935)则是多人监视着的上锁的房间,被害人不仅被毒死,而且有人还扮成被害者回应屋外的喊声。

卡尔也是黄金时代最早提出公平竞争的作家之一。他完全利用公平的线索、合理的解答,让小说最终走上逻辑的道路。

英国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说:“今日的小说在诡计上没有哪个能与克里斯蒂和卡尔的相媲美。”在他超过80本长短篇侦探小说里,几乎将所有能想到和想不到的不可能犯罪谜团写了个遍,设计了超过50种的密室,构思之巧就连克里斯蒂也自叹弗如。读者更无需怀疑小说中的手法是否能实现,因为卡尔都亲手加以实验,确保诡计昀可行性。如果有这样的疑问,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脑袋太笨。

1941年的《连续自杀事件》是一部谜团澎湃、情节精彩并带有卡尔独特幽默的好作品。这部作品的文字诙谐,场景幽默,读起来味道十足,妙趣横生,诡计解答合理。这部作品满是卡尔式的幽默,而道格拉斯-格林也在权威的卡尔传记《约翰·狄克森·卡尔:解释奇迹的人》中提到了这部作品,称其为卡尔自己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