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现实中的战争经济 (3)

战争经济学 作者:(英)保罗·波斯特


2.2.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1918年)

战前经济状况:1913年,美国公民还处在近10年内的第四次经济衰退(1902-1904年,1907-1908年,1910-1912年以及1913-1914年)之中。经济衰退与欧洲战争爆发的威胁相伴随,使得美国公众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实际GDP在1914年缩水了7.6%。

1916年,威尔逊总统因其承诺将持续使美国脱身于欧洲战争之外而赢得了大选。结果,因政府开支在1900年仅占GDP的3%、在1910年仅占6%,美国实质上在战前没有军事生产。其结果导致了占优势地位的美国农耕经济仍然是不发达经济体的范例(尤其在南部)。尽管如此,拜赐于与欧洲贸易的健康成长,美国仍然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世界性力量。

战争发生地:尽管战争发生于美国主要出口市场,但仍然有利于美j国的贸易平衡(贸易平衡是指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正如图2-3所j显示的,战争年代美国贸易平衡急剧上升。美国的进口(以购买国外军事产品和原材料的形式,主要是从墨西哥)和出口(以美国制造的武器、钢铁和煤的形式)在那时都在上升,但欧洲对钢、铁与煤的强劲需求使得美国出口数量的提高远高于进口数量。

尽管美国经济没有受到战争的伤害,但这场发生于欧洲的战争却严{重影响了欧洲经济。正如表2-1中第一栏所显示的那样,1913-1929年间,主要交战国持续增长率远低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同时,所有这些国家中,需求上升而供给却仍然有限。战争的影响通过观察这些国家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的变化也可以得到证明。CPI表征着普通家庭消费起初,约翰逊政府不愿意通过提高税收来为战争和其他政府项目融资,而是通过借贷的方式。财政赤字从1963年占GDP的o.8%上升到1968年占GDP的2.9%。1968年,约翰逊终于默许了增税政策。首先,他在收入税方面暂时性地增加了10%。接着,1969年的《税收改革法案》取消投资税减免,限制基金的免税资格,并扩大了个税税基。尽管这些措施在1970年使政府税收占GDP的比重增加了0.2个百分点,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仍达2%。而且,这些税收政策使得战争更加不得民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