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又与股市有什么关系呢?货币政策会对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通常会通过以下三种手段:
(1)公开市场业务,即买入或卖出国债或央行票据,来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
(2)调整再贴现率。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会决定货币乘数。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身,只有当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问题时,预计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不能够实现理想目标时,央行才会出台比较强硬的货币政策来应对不利局面。
当央行认为经济发展过热,需要抑制或是防止通货膨胀的快速上升时,会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目的是希望投资者先控制一下投资的热情,不要过于乐观。此时,大家就会从媒体上听到央行开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了。当央行连续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就会明显放慢,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大于货币的供应量,利率水平也会相应上升,流入股票市场的钱"应该"会减少,资金量少了,股价可能会下跌。在2007年时,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快速升高,而连续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确实会对股票市场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中国的股市在2008年的暴跌,根本原因是市场价格严重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暴跌是必然结果,绝对不要认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而造成股市暴跌的。
当央行认为经济发展处于萧条,需要刺激经济增长时,会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目的是希望投资者更多地去投资。此时,大家就会从媒体上听到,央行开始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了。当央行连续多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就会明显增加,利率水平也会相应下降,流入股票市场的钱"应该"会增多,资金量多了,股价可能会上涨。在2008年年底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中国股市在2009年大涨的根本原因是股票的内在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了,股市的上升是必然的,货币政策只是在股市走出低谷时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