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节:不辜负,世味熬煮的茶(1)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作者:白落梅


既已注定,相逢只是早晚,你被前因的箭射中之时,就再也不能来去自如。如果真的要重逢,多么希望,在红叶满径的路口,去完成那场命定的情缘。你青衫长袖,风采翩然;我旗袍裹身,长发袭肩。无须言语,只一个浅淡的微笑,就明白,你是我梦里的檀郎,我是你前世的秋香。无论是华丽或是错误的开始,我们都要满怀感激地,沿着落叶缤纷的小径一直走下去,做这世间上最寻常的凡夫凡妇。

如果有一天,来到奈何桥边,在你喝下孟婆汤之前,请记得看看三生石上,刻下了我们第几世情缘。你可知道,第一世,为了来生的相见,我已经跳入忘川河中,守候你,千年又千年。

不辜负,世味熬煮的茶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唐·王梵志

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禅佛,都会觉得,那是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有着不可领悟的玄机。却不知,深刻的底蕴,表达的即为朴素的道理。而朴素的外在,却寄寓深沉的内涵。我们总把佛界看作是谜,费尽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后的谜底。却不知,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这就是所谓的有味是清欢、繁华见真淳的涵义。有这么一个僧者的诗,流传甚少,格调不高,却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似一杯闲茶,清淡耐品。他就是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他的诗其言虽朴,其理归真。多用简单朴实的佛理,劝诫世人行善止恶,亦对世态人情,多有讽刺和揶揄。当我们每天被繁琐的尘事,折腾得心力交瘁时,偶读几首他的诗,如同吃多了山珍海味,咀嚼馒头菜根的清香;又有一种,住惯了海市蜃楼,回归田园的怡然。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那么一册或几册,适合自己的书卷。书卷里,也许不需要有华丽的文字,不需要有浓郁的墨香。只要可以让一个饥渴之人得到满足,就是好书。一个有内涵的人,有气度的人,可以在一株草木里,看到情感和禅意;可以视一粒粉尘,为知己、为良朋;更可以在纷繁中寻到清闲,在尘泥里觅得甘露。这些,都源于心的境界,心清则朗,心浑则浊。在世道匆匆的轮回里,我们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只是不知道,谁可以有把握让自己回到最初的纯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